網飛新劇爆了!每天坐收200萬,瘋批互撕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5-28

想必各位還記得《魷魚遊戲》的火爆。

只可惜,要想看到第二季,還得等到年終。

不過,最近網飛倒是先播出了一部類似的新劇。

8個人入住封閉建築,躺著就能掙錢,有人一天賺267萬,但樓層越低,賺的越少……

同樣的瘋狂獎金,同樣的人性遊戲,卻有著更為暗黑的主題。

等不及《魷魚遊戲2》的,推薦先看這部,解解饞——

「第8個秀」

The 8 Show

2024.5.17 韓國

01

金錢遊戲

劇集改編自韓國漫畫家裴真秀的「遊戲」系列。

某次和朋友喝酒途中,他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

如果有一個遊戲的物價和獎金都是1000倍,會不會很有趣?

整個系列三部曲便是基於這個想法,分別以社會、經濟、善惡為主題創作。

本劇主要綜合改編了漫畫的前兩部。

講述了男主裴真秀以及其他七位參賽者,被邀請參加一檔真人遊戲的故事。

男主出身普通,性格中庸,是芸芸眾生的一員。

然而,輕信了熟人的投資騙局,導致他陷入到了無窮無盡的債務之中。

每天累死累活,賺的還不夠償還增長的利息,所以,他決定自殺。

一條更為便捷的,理性的,擺脫痛苦的方式。

就在他半條腿跨上大橋欄杆的時候,手機響了。

有人給他轉賬400萬韓元,只是為了發來四條轉賬時的備註消息:

「你好」「我想」「購買」「你放棄的時間」。

惡作劇?

趕緊打開手機,卻發現銀行賬戶里真的多了400萬。

而簡訊仍在繼續,每一條信息,都伴隨著100萬入賬的提醒:

「如有興趣」「請上車」。

男主沒有多想。

很快,他便被帶到了一間巨大的攝影棚里。

面前是一張桌子,上面擺著兩千萬,一封說明書,和八張數字卡。

如果不想參加,他可以拿上兩千萬車馬費離開。

如果想參加,則要選擇一個號碼牌,走進遊戲場地。

首先當然是懷疑。

這會不會是什麼器官買賣團伙的陰謀?

但轉念一想,咱不是本來都準備跳河了嗎?那還怕什麼呢?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他會覺得自己還不如死了好。

遊戲場地主要分為兩塊區域。

其一,作為公共場所的廣場。

乍一看,這裡像是假日酒店的娛樂廣場。

有旋轉木馬、游泳池、滑滑梯、各式各樣的商店。

但,游泳池的水是打光形成的,商家也只是模型。

一切都是假的,只有一塊顯示屏,一個傳送槽,一部通話器,是真的。

其二,是從上至下分佈的八間房。

你選擇了幾號數碼牌,相應地,幾號房便是你的房間。

房內空空如也,沒有廁所沒有床,只有一塊顯示屏拿來當假窗戶。

以及和廣場一樣配置的傳送槽,顯示屏和通話器。

廣場的顯示屏,顯示的是遊戲的初始設定時間,24小時。

房間的顯示屏,顯示的是玩家隨著時間,每分鐘都會增加的獎金。

傳送槽的基礎作用相同,是用來傳送物品。

遊戲規則不算複雜:

①獎金會隨著時間累積,設定時間一到,節目自動結束。

②如果有任何參與者死亡,無論時間如何,節目都會立即結束。

③食物和水由場外提供,遊戲場地內無法自行購買。

④房間內可以通過通話器購買物品,但價格是外面市場價的100倍。

⑤房間內的物品不允許帶出,有想在房間外使用的物品,可以用廣場上的通話器購買。不過用來付款的並不是錢,而是大家公用的時間。比如,一包萬寶路+一個打火機,市場價5000韓元,在這裡是遊戲時間減少2分鐘。

⑥午夜至早上八點,必須待在自己的房間。

⑦不能遮擋攝像頭(房間內以及廣場上,遍布著攝像頭)。

⑧違反一條規定會扣除一半的獎金。

看起來好像是天堂?

3樓的男主一開始也是這麼認為的。

即便24小時里什麼都不做,就呆在房間里睡覺。

那麼1(分鐘)X60X24X3(萬韓元)=4320萬韓元,摺合人民幣22萬。

怎麼著也是賺的。

但,有兩個問題——

一個是,所有房間並不是一樣的。

1樓是地下室,房間狹小,假窗戶上顯示的是街道。

2樓房間稍大,假窗戶上顯示的是普通居民區。

依次類推,8樓屬於豪華單間,假窗戶上顯示的是俯瞰城市的江景。

八個房間獎金增加的速度也不一樣。

1樓每分鐘獎金增加1萬,2樓增加2萬,3樓增加3萬,4樓增加5萬。

按照斐波那契數列的黃金分割比例法,依次疊加遞進。

以及最為關鍵的——

因為傳送槽只能從上到下,所以水和食物會先傳到8樓,且只有12份。

7樓能不能吃到飯,能吃多少,取決於8樓給他留多少。

下面各個樓層同理。

除了8樓,每一層都被迫成為了別人的甲方或乙方。

另外一個問題是,時間無限制。

那大家自然不會眼睜睜等著24小時就這麼流失殆盡。

至於如何賺時間,其實也不難猜到。

都已經安放了那麼多攝像頭,當然是因為有人在看。

為什麼要看?當然是因為這裡沒有法律限制,可以看些更反人類反文明的樂子。

只要把場外在看的那些貴客們哄開心了,時間自然也蹭蹭蹭往上漲。

02

社會實驗

你可能也發現了。

這個遊戲的設置,其實參考的就是現實社會。

不同的房間設置,對應的正是社會各個階層。

獎金設置,代表富人賺錢的速度,與窮人賺錢的速度天壤之別,只會越拉越大。

當1樓還在省吃儉用的時候,8樓早已經把自己房間裝飾成了宮殿,因為錢對她來說,只是一串會迅速增長的數字罷了。

而廣場的時間設置,代表著時間對於窮人和富人來說,意義也根本不一樣。

1樓花1分鐘買東西,損失的是1萬韓元,而8樓損失的是34倍。

時間就是金錢,只是因人而異。

富人掌握的資源也會更多。

只不過,遊戲里將其推到了更為極端的壟斷局面。

而給場外人看的秀,正是咱們再熟悉不過的「工作」。

只不過,是沒有勞動保護法,以及各種規則、道德束縛的遊戲。

打從一開始,節目組就已經給8人日後的分裂埋下了基礎。

整個自上而下的系統,就是為了讓他們互相產生並堆積起懷疑與憎惡。

8位參賽者不同的性格與階層,也是故意選擇了針鋒相對的類型。

畢竟,外部危機只會加強眾人的團結性,內部危機才能刺激出人性的黑暗。

當然,8人一開始的想法和做法都還算正常。

低樓層的人可能拿到的錢會少一點,但始終比在外面要好得多。

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想辦法,唱歌、跳舞、表演啞劇,來博得看客的歡心。

問題是,這些娛樂方式,看客們在家打開電視,一樣能看。

可能剛開始會圖個新鮮,還能給點時間當賞錢。

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娛樂的方式,必然會走向更加暴力殘忍的地步。

而一旦引入了暴力,原有的看似美好的民主氛圍便搖搖欲墜了。

原因很簡單,壟斷了生存物資的8樓,其實並不屬於這個所謂的民主團體。

之所以前面還跟著其他人一起表演作秀,只是因為她覺得好玩罷了。

當通過遊戲和投票選出的懲罰落到她頭上的時候,她當然可以拒絕。

不同意?那她就回自己房間呆著,飯和水倒進垃圾桶。

只可惜,一開始的和諧假象,加上性格的原因,底層始終沒想過暴力奪權。

換言之,如果他們能想到,大概最初選擇的便已經是高樓層了。

而當底層居民反應過來的時候,8樓已經勾結6樓的暴力男——

砸壞所有人房間里的通話器,再鎖住廣場上的通話器。

只給自己留下了一把警用電擊槍,和開鎖的鑰匙。

虛假的民主結束,真正的暴力統治,正式開始了。

看劇時,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另外兩部作品,《飢餓站台》與《魷魚遊戲》。

但相比於兩者,《第8個秀》設定的邏輯與對人性幽暗的刻畫深度,不如前者。

在角色的塑造方面,也遠遠不及後者深入人心。

就連漫畫作者自己都在後記中寫道:由於這是一部主角自身沒有什麼魅力的奇怪漫畫,所以想塑造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窒息、厭煩、噁心的強者。

結果到了劇中,這個反派被刪掉了。

或者說,被融進了8樓的瘋批人設里,效果弱化了許多。

此外,在漫畫中,反派與男主有過多次明裡暗裡的往來交鋒。

是智力和勇氣上的搏鬥,也是價值觀的碰撞,男主甚至差點成為反派的信徒。

但在劇中,男主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黑化。

反派也只是一如既往地瘋批,多少有些單薄。

而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劇中還加入了一個漫畫中沒有的聖母心泛濫的5樓。

每當故事進行不下去了,她便猶如神兵天降,強行製造轉折。

怎麼著,聖母心才是王道?

但總地來說,《第8個秀》仍然值得一看。

它讓人驚喜的地方在於,以幽暗人性為底,去呈現了現實社會的無奈。

從直觀呈現上來看,殘忍程度或許不如那兩位。

但,《第8個秀》的可怕在於細思極恐。

比如,被暴力收編的7樓替8樓想到了極為殘酷的遊戲機制:

通過嚴格限制食物與水的發放,讓底層的人只能將注意力集中在每天的溫飽。

再通過一些手段,引發底層居民之間的互相猜忌,轉移他們對統治者的仇恨。

雖然只是遊戲,但其中的機制和道理,與現實社會無異。

比起赤裸裸的人性黑暗,這種依附於制度之上的剝削,是另一種令人膽寒的恐怖。

本劇也是如今市面上極少數不那麼積極向上的作品。

說到底,劇集的悲劇主題在於,底層居民錯誤地以為,人人生而平等。

這也是他們為什麼無法狠下心來暴力對待高層居民的重要原因。

他們把別人當人,但別人只把他們當工具。

這個美好的理念,正像劇中無處不在的假道具,是鏡花水月。

劇集的最後,男主成功通關。

在消沉了一段時間后,他終於振作起來,準備重新生活。

看似希望結局,導演卻將最後一個鏡頭定格在了俯瞰城市的大遠景上。

背景音,是城市裡人們熙熙攘攘的聲音。

片名打出,8不停轉動,正像是它倒下時的∞。

導演真正想說的,似乎是,這場秀,不會停止。

因為它永遠都在實時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