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夜爆火,這網紅就翻車了 加载评论...
資訊  獨立魚電影  2023-07-21

發現沒?

真實罪案,最近成了流量密碼。

像是吳謝宇弒母案、胡鑫宇失蹤案、蔡天鳳案、巴厘島命案 ……

都掀起過全民破案的熱潮。

相關視頻、文章點擊量巨大。

甚至,還出現了一批「純獄風」網紅

靠分享坐牢經歷迅速吸粉,直播帶貨。

不止中國,全世界都有這種情況。

《怪物:傑夫瑞 · 達莫的故事》,聚焦一個現實中背了 17 條人命的強姦殺人犯、食人魔。

收視爆棚,躋身網飛最受歡迎的英語劇集之一。

連帶達莫這個變態殺手,一躍成為人氣角色。

一部新出的劇,就拍出了這一耐人尋味的現象。

劇名也很直接——

海報上的兩個人,是一對夫妻。

丈夫是網球教練,妻子是房產經紀人。

他們的生活原本相當平淡。

人到中年,激情褪去,但日子照舊過。

沒有出軌之類的狗血戲碼。

直到有一天,他們意外發現,家裡的水管工馬特,是一個臭名昭著的連環殺人兇手——「西區開膛手」

他背負 11 條命案,作案手段殘忍。

而且大膽狡詐,至今沒有收手,一天前,剛入室謀殺了一個年輕女子。

警方卻還是沒有有效線索,抓不到真兇,市民惶惶不可終日。

按正常人的腦迴路,第一反應肯定是報警吧?

但奇了怪了。

這對夫妻卻興奮起來,感慨身邊居然出現了這樣一個名人。

而後他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邀請兇手一起做檔罪案主題的播客

說是邀請,其實更像威脅。

丈夫將殺手約到海邊,和他談起了條件。

「我知道你都做了些什麼,但我不會告訴警察,除非你拒絕和我做播客。」

而這殺手也挺會搞事情。

真實身份暴露,不僅沒有慌亂。

還欣然答應了這個提議。

他們的播客節目,標題夠炸裂——真實故事改編:西區開膛手的自白。

殺手馬特親自講述殺人細節,分享犯罪心得。

不僅擔任主播、編劇,剪輯和配樂也要親手操刀。

還計劃未來搞更多的衍生播客,創造一個「罪案宇宙」……

整個一戲精。

其實,夫妻倆原打算做成訪談形式,自己也刷刷存在感。

但在這個殺人不眨眼的變態面前,哪敢多提要求。

更可怕的是,馬特一再強調,這並非退役殺手的懺悔錄,而是營業中的殺手日誌。

賣點就是「依然活躍」

當沒有新案件可講時,就去殺個人。

每期節目結尾,拋下一句「下一個是誰」

不僅能極大刺激聽眾的感官,還能讓人們有強烈的參與感。

這麼猖狂,怕是很快就要翻車了吧?

這不,夫婦倆給殺手做播客的事,就被一個朋友給撞破了。

離譜的又來了。

朋友發現后,沒有選擇報警。

而是軟磨硬泡地請求——

「讓我上你們的節目吧!」

聽起來有點扯?

其實,這部劇走的就是黑色幽默的喜劇路數。

荒誕的戲劇化情節,不僅給人一種新奇感,也是為了道出真實、心酸的現實。

實際上,夫妻倆一開始也覺得這個想法很可怕。

但換個思路一看,卻覺得這是上天給他們的「好運」。

因為,當時,這對夫妻正好雙雙陷入水逆期,諸事不順。

妻子是房產經紀人,卻遲遲賣不出高檔別墅。

錯過最佳升職期,被嘲只能一輩子呆在低端的公寓區。

丈夫原本在一家高級俱樂部做了近二十年的教練。

卻沒想到,已經謀划著退休時,突然來了很多身材健碩、更受歡迎的新人教練。

卷不過年輕人,他被迫降職去教小孩,收入大跳水。

家裡原本正是需要錢的時候。

房貸沒還完,妻子又懷孕了,他們原計劃搬到更大點的房子里去。

突然沒了錢后,日子拮据起來,換個馬桶都要精打細算。

家裡水管維修的大工程,為了省錢,他用自己免費的網球課交換。

也因此和馬特有了更多私交。

怎麼想到做播客呢?

因為時下最火的就是真實罪案類節目。

妻子洗漱、做家務時,都要用犯罪播客當背景音。

朋友聊天,話題也都圍繞最新的罪案節目和最火的連環殺手。

驚人的訂閱量讓這些節目主播都成了頂流,明星都得蹭他們的流量。

夫妻倆一琢磨,這「流量密碼」不就在身邊嗎?

一手資料曝出去,肯定輕輕鬆鬆干翻其他節目。

一旦成功后,工作也不愁了,大房子也有了。

他們決定放手一搏。

畢竟,「我們一直循規蹈矩,看看我們是什麼下場。」

撞破真相的那個朋友,也抱著同樣的心理。

朋友其實是個有錢人,但她的錢都來自富二代丈夫。

她的丈夫也總以有錢人的身份打壓、傷害她。

她想逃脫不對等的婚姻,但一直沒有合適的出路。

所以,得知好友做了一個人氣爆棚的節目后,想蹭蹭流量,為自己積累點資金和人脈。

至於殺手馬特,和那些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一樣心理扭曲。

一直為自己犯過的罪洋洋自得,樂於對外炫耀自己的「功績」。

這個播客可以說是完全滿足了他的虛榮心。

這樣一看,這個播客可以說是一種互利共贏的選擇。

顯然,荒唐的不是故事,而是其中熟悉的現實。

劇中堆砌了大量流行文化元素,突出了娛樂至死的環境。

除播客外,還提到大尺度的限定劇、易爛尾的續作、IP 宇宙、實體經濟、網紅出暢銷書 ……

娛樂泛化的社會,所有嚴肅的社會問題都成了消遣。

劇中,奪走無數無辜生命的犯罪分子,居然成了人人追捧的網紅

罪案播客火了后,商家還製作了大量兇手的周邊。

策劃了真實罪案的展覽,一比一還原案發現場,誘導人們前去打卡。

現實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網飛爆火劇《怪物:傑弗瑞 · 達莫的故事》中,就揭示了當年達莫被捕后,弔詭的現象。

獄中的達莫,收到大量追捧者的信件。

漫畫公司看出商機后,也創造了以他為原型的 IP,出版了大量暴力、血腥的作品。

2014 年,黑幫分子傑里米 · 米克斯被捕。

結果,因為入獄照太帥在網上走紅。

獄中就被經紀公司簽下,獲釋后直接開始模特生涯,范思哲、阿瑪尼等大牌公司曾聘請他當服裝模特。

國內也冒出一批「純獄風」網紅

一些刑滿釋放的人將污點當吸睛點,講述自己的監獄生活。

吸引了不少獵奇心強的粉絲后,直播帶貨。

這些網紅後來被曝出,輕則打架、偷竊,重則故意傷人、強迫賣淫等。

但他們卻淡化這些犯罪事實,靠浪子回頭的「勵志」人設狂賺了一把。

這部劇不僅諷刺了這些社會亂象,還試圖剖析了背後的原因。

一方面,是功利主義觀念的大行其道。

劇中這對夫妻已經是別人眼中最恩愛的一對,他們彼此忠誠,對未來有共同的期望。

不像周圍的朋友,私生活一塌糊塗、家暴、出軌的不在少數。

但他們一直沒有意識到這些,只關注別人的房、車、收入。

真的有了錢后才醒悟,「我們的問題不在於錢。」

當功利觀念滲入集體意識的時候,社會的浮躁、庸俗之氣也就難以避免。

一樁樁複雜的犯罪案件,本可以引起對家庭、社會、心理等多個層面的思考。

結果卻打著「正義」「為受害者發聲」的名義,淪為消遣的談資,賺錢的工具。

為什麼那麼多普通人願意為這些網紅買單?

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方面,精神世界的空虛、匱乏。

劇中故事的發生地在洛杉磯,美國西部最大的經濟中心。

就像中國的北上廣深,看似燈紅酒綠、紙醉金迷,身處其中的人才了解背後生存的不易。

劇中,富二代過著奢華的生活,普通人卻成了東奔西忙的「隱形人」。

生存本身已經足夠辛苦,人們只想在休息時間獲得放鬆。

主人公在製作播客節目時,一涉及深度的話題,馬上會意識到,觀眾肯定會在這裡關掉

所以他們只能持續輸出有爆點的膚淺信息。

朋友的聚會上, 沒有人願意打開心扉,或聊一些有價值的話題。

他們都說著兇殺案。

而且只關注那些血腥、殘忍的作案細節。

這不禁使人想到,前段時間,考研老師張雪峰的言論引發的爭議。

他出於對寒門學子的關切,建議學生不要報考新聞專業。

「如果我是家長,孩子非要報新聞學,我一定會把他打暈。」

部分原因也正是劇里所揭示的,烏煙瘴氣的自媒體時代,新聞業毫無前景。

這一觀點引起很多人的不滿,也在情理之中。

因為他本身就是自媒體時代的既得利益者,秉持的又是功利主義觀念。

而這恰恰直指新聞業之所以毫無前景的原因。

張雪峰一直強調自己是在替底層普通人著想。

但就像《人物》相關文章下的一條高贊評論所提出的質疑——

「不理想主義,就能過得更好嗎?」

劇里,夫妻倆原本也是抱著這種念頭,他們誤以為割讓道德和信念感就能換來更好的生活,卻未料生活下墜的速度變得更快

劇中有一處隱喻。

丈夫一直工作的網球場,出現了一道裂縫。

但人們不僅沒有及時修繕,反而藉機挖了一個大坑,想要毀掉這個球場。

故事最後,這成了他埋葬屍體的地方,也是他埋葬今後人生的地方。

在理想主義已經如此稀薄的當下,還繼續鼓吹成功學和財富經。

豈不就像這道裂縫。

不僅沒有得到及時修正、還要被火上添油。

長此以往的我們,埋葬的又將是誰的人生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