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30億捧的「內娛妲己」出山 網嘆:妖氣太盛! 加载评论...
資訊  GirlDaily  2023-07-24

最近,斥30億巨資拍攝的國產第一大片《封神》系列第一部上映了。

大家有看嗎。

就是說,沖著62歲費翔老師這個胸部也得去看看吧。(不是)



這個紂王妲己泳池轉圈圈的動圖,已經火了好多天了。



然後現在的爭議來到了妲己這邊。

這次飾傳奇狐狸精妲己的,是導演從全球遴選出來的新人演員娜然。

劇組留足了懸念,愣是將她冷藏4年,上映時才揭開她的真容。



她擁有俄羅斯血統,五官清澈冷冽,可以又艷又淡。

美得像第二個熱巴。



但是的但是,真正看過「妲己」的網友開始123提問了:

「很美,但中國神話為啥外國人演」、「好特別哦」、「咋看著像女鬼」......



諸如此類的爭議,已經蔓延開來。

今天Gigi就客觀評一下這個「美則美矣,毫無妖氣」的妲己。

或者說,華語影視劇的「妖氣」去哪兒了?

(如不客觀,你管我。)



每當「封神」系列開拍,中國人最好奇的永遠是:誰演妲己?

我們的要求很簡單——

要麼你得像范爺這樣傾國傾城,讓人無刺可挑。



要麼就是溫碧霞典藏版妲己,美而不俗,妖且不鬼。



不要以為光有美就行了!阿嬌不夠美嗎!你看她演的妲己——



很不幸,這位新妲己,踩了所有雷點。

美自然是美的,但這張臉看完,你有什麼記憶點,我很難公開講。



那就拋開混血系統不談,先看妝造。

她這個扮相,說是極簡吧,又戴了個發簪,說不對勁吧,確實又有點。

(請問你的手在幹嘛?)



下面引用造型團隊原話:

妲己的造型上有著「對於我們中國女妖的一種想象」,大膽的色彩和很大膽的剪裁,突出妲己的妖氣,同時也展現她動物式的野性和純真。



說得很好。

大家覺得熟悉嗎,簡而言之是有點很像《畫皮》里周迅演的小唯。

小唯 VS妲己



最後,《畫皮2》的導演正是《封神》的烏爾善。

巧了嘛這不是,要不您直接找迅姐兒演?

但還有更受詬病的,新妲己的演技。如果《畫皮》的周迅演狐妖是魅惑,是妖氣四溢,是天真精靈。



那新妲己高低有點四不像了。

她演的妲己,有一系列讓人覺得好特別的動作。

比如,一些伴舞小妹的舉動:



比如,你是不是沒見過這種大膽舔紂王胸口的動作:



比如,一些你想不到的俯拍角度,就,鬼氣森森。



下面再引用導演原話:妲己的飾演者娜然花了超過六個月時間研究狐狸的生活視頻,模仿狐狸的肢體語言。

。。。。。。

六個月學狐狸,很敬業,但沒必要。



Gigi不是不接受影視劇對中國神話有新的理解與探索,但就從蘇妲己的改編與重寫來說,這一回,可以說是失敗的。

只有狐狸的形,卻失了魅惑的神,甚至從某種視角看,此類塑造是有些媚男的底色在的。

換句通俗的話說,很「男性凝視」,是將狐妖的功用當作純粹的勾引。



中國人看「封神」系列,圖的是一個老少咸宜,善惡有道。

1990年兩岸三地曾聯合製作拍攝過《封神榜》,也是我們童年陰影最多的一部。

雖然畫風是詭異且希臘神話了點。



傅藝偉演的妲己不可謂不成功,在特效失靈的90年代,狐妖真被演得艷而不俗,張弛有度。



所以後來《封神榜》拍得怎樣不重要,誰演妲己,才重要。

你看收益最大的,溫碧霞的妲己。什麼叫一生有一個角色就夠了啊。

從前期的純真善良,到被狐妖附身後的殘暴妖媚,禍害忠良,好了,狐妖完整了。



實話講,「妖精」是不好演的,多則過,少則輕。

首先,你要有「媚力」,隨著故事的展開,你還要有人的「慾望」。



其實嚴格來講,范冰冰那版妲己被提及的很多,回顧卻少。

大多數觀眾依然覺得,美到極致,卻顯得諂媚。

林心如也演過妲己,但怎麼看都像紫薇當了后媽。



這都算好的了,現在很多女妖設定的影視劇,更讓人一陣哽咽。

劉亦菲也在《二代妖精》里演過狐妖,長這樣。

除了耳後那撮白毛,你說哪裡像妖了。



李一桐在《半妖傾城》里演的半妖也這樣,妖味還是人味?



趙麗穎演的鯉魚精紅綾,我只能講紅鯉魚不是一定要紅彩頭紅唇紅衣裳.....

且當做一個機靈古怪的小妖精吧。



我想說的是,中國這些年影視劇的「妖精」門檻就這麼低?

怎麼什麼人都自稱妖孽啊!(不針對演員)



咱們翻開篇講,中國古典神話幻化而來的「妖精」是數不勝數的。

光《聊齋》一開,各種牛鬼蛇神都圓滿了。

但以前我們拍「妖」,不一定是「一眼妖精」,而是一來就妖氣瀰漫。

隨著故事的展開,你覺得,這妖精,怪讓人心疼/恨的。



我來舉幾個正確操作——

《倩女幽魂》故事夠鬼魅了吧,結果找了個更鬼魅的王祖賢。

單看開場這個動圖你也得想她今晚要吸走多少元陽才罷休啊~



但張國榮飾演的書生來了,跟小倩情投意合了,她背叛老妖了。

那股子傷痛夾帶著鬼氣,你就會恨什麼「人鬼殊途」啊,今晚他們就必須在一起!



這才是演「妖精鬼怪」的打開方式。

當然,妖是妖他媽生的,有可憐可恨的,也有天生純潔的。

最典型也最有名的妖,白蛇。



白素貞本身就是足夠大眾的妖精,經過趙雅芝演繹,簡直幻化成仙。

一開始成妖的機敏睿智。(小時候誰沒披過床單在家演)



中後期的戀愛上頭,眉頭緊鎖,流的淚都是西湖的水。

怎不叫人愛憐:法海你個天殺的!

這也是一個角色吃一輩子的案例。



演到深入人心,是很難的,有些甚至能成為童年陰影。

《春光燦爛豬八戒》都看過吧,我已經忘了陳紅演的嫦娥多美。

但我永遠記得翁虹演的貓妖,我的媽呀,感覺耳邊已經有爪子在動了。



看臉,絕色;看眼神,毒辣,看動作,不像人。

所以我突然感受到了新妲己帶給人的感覺:儘力在演狐狸。

而翁虹的貓妖:她真的有九條命!



大美人曾黎也演過「鬼」,還有人記得《新聊齋志異》嗎,她演的梅三娘。

化身畫皮前來索渣男命,我會被真的嚇到誒小時候。



但轉身,你感覺到她的凄苦、冷、兇狠中不被愛的不忿,好心疼!



是吧,演戲其實是件難事,演妖尤其不易。

以上的例子,都不是靠造型黑化就能達到了攝人心魄的效果。



我這還沒拿出86版《西遊記》的各色妖精呢。

請大家自己說吧:在那個物質特效貧瘠的年代,每個妖精就是不一樣啊!

白骨精主打的是一個霸氣側漏但沒什麼本事的女大佬。



還有倒霉的黑狐精,人家也是狐狸,穿得還不多。

但你看那卑微又諂媚的樣兒,是不是又美又想扇兩巴掌:給老娘滾!



還有最不客氣的蠍子精,你看她該做作的時候:



要吃唐僧的時候,凶神惡煞的狠勁兒:



對了,這一集還有如今大家念念不忘的女兒國王。

她不是妖,但卻是唐僧心裡最大的阻礙,你看深情是怎麼演的。



還有童年噩夢老鼠精,一顰一笑,可風騷得很。

無論是勾引,還是心機,都好到位。

但下一秒我就看不下去了,悟空快來!



更別說還有靈得很的李玲玉版玉兔精,這誰擋得住啊。

哼~哈~,是誰,送你來到我身邊,哈~



蜘蛛精女團齊齊亮相時,又有誰沒有記憶點呢。



一方面,當年的造型大師們都很下功夫,一研究是就是數月起。

背後是啃了多少古書典籍才做出來的服裝與道具。



拿開篇舉例的《封神》來說,劇組搜遍古籍,遍訪專家學者。

但拿出來的妲己,實在是有點難以服眾啊。



另一方面,演員消化角色也是一個問題。

Gigi想表達的是,又有那個演員是天生演女妖的呢?

演完魑魅魍魎,又去演都市女主的多了去了,怎麼,妖味不是她們自己去掉的嗎?

妖演的是人,人扮演的是妖。



Gigi想談論「妖氣」,為的也是談論我們鍾愛的神話體系。

傳統文化中的妖精,或者說中華神話,都是以當時的環境,以人性為基礎構建的。

就像《西遊記》拍了一部又一部,每個時代對都對它做了新的詮釋與理解,好壞不予置評,但也恰說明了奇幻題材之重要。

故事新編當然可以,徐克當年「亂改」的《青蛇》,就一舉成就經典,妖里妖氣的王祖賢和張曼玉,誰懂。



《封神》導演烏爾善砸了30億拍片,這一點體現在了史無前例的特效,精緻的服化道上,無可指摘。

但我想說明的是,如今有了飛速發展的技術,有了經得起審視的美學風格,是否也需要更合適,更經得起打磨的故事與人物。



作為一個具體的觀眾,我們只是覺得:

妖有妖味,戲有戲眼。

畢竟再美麗的面孔,也拯救不了蒼白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