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戎:傳承一脈風骨 與中戲繼續同行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5-22

「老師就是被自己的學生逼著不斷進步的人。」「藝術人才是天賦異稟加上堅強的創作意志。」

郝戎在中央戲劇學院接受了藝術教育,又在畢業后留校任教,從中戲96班到如今,他見證了一代代電影人成長成材,一顆顆璀璨的明星升起。對他來說,中戲教室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故事。

《中國電影報道》「藍羽會客廳」特別策劃——《北京影人》第二季第二期節目,電影頻道主持人藍羽對話北京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在教室的角落裡尋找青春回憶,沿著時間的長河回溯光影人生。

藍羽:郝院長,當時是什麼讓您堅定一定要考中央戲劇學院?

郝戎:我個人比較喜歡舞台,從小見了舞台有一種莫名的衝動和激動,去了一次中央戲劇學院,我就一下喜歡上這個學校了。天註定跟學院的緣分,後來我也是在無數次場合里說,中央戲劇學院改變了我和我們的一生。

藍羽:那個時候,北京對於您來說意味著什麼?

郝戎:意味著人生的轉折,生命的軌跡自此有所改變。你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要一個人孤獨的面對一切,生活和學習,所以我考上中戲,現在回想並沒有很多興奮感,自己覺得資質、天賦不是特別好,但是會用努力去彌補,這點我倒是心裡很有數。

藍羽:所以在上學期間,您算是班上特別用功的那一類同學嗎?

郝戎:後來我才發現我是挺用功的,但是還有同學比我還用功,真是比學趕幫超。那個時候中戲的學習氛圍還是特別濃厚,早晨要是起得早,六點來鍾路過衚衕的話,你就會被學院裡面朗朗台詞的練聲聲音所打斷。

而且老師也負責任,我們經常冬天六點半起晨功,老師會在6點20準時在宿舍小喇叭那,挨屋喊叫起床。你要真是晨功時間沒有起床,他會很生氣的,他會跟自己的孩子沒有用功一樣生氣。這種老師真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藍羽:我想也正是帶著前輩老師們的言傳身教,您對自己成為一名老師也有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郝戎:是的。從學院的發展歷史上來看,無論是延安魯藝階段,還是後來1950年正式成立中央戲劇學院,從我們的首任院長歐陽予倩先生,後來的院領導曹禺先生、沙可夫等,包括李伯釗書記,一脈相承的,他們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對中央戲劇學院建院以後,對所有學子的教誨、引導,所有老師的智慧凝結成了中央戲劇學院的傳統。

藍羽:您畢業之後就選擇留校任教了,還記得第一次踏上講台是什麼樣的情形嗎?

郝戎:大汗淋漓,晚上就做噩夢了。我首先想到問題就是我上講台講什麼?第二個問題,講了這些東西同學們認可不認可?第三個就想得比較嚴重了,會不會讓他們從講台上轟下來?

老師都開玩笑說,你怎麼回事啊,過了國慶以後,怎麼四年的晨功都讓你給出了,真是不用揚鞭自奮蹄。我其實對老師的認知就是從那時候緣起的。什麼是老師?我的解釋就是老師是被自己的學生逼著不斷進步的人。所以這麼多年如果說我有一些成長的話,真是感恩我的學生們,逼著我不斷進步。

藍羽:聽說您代班過96明星班,96明星班我們都知道非常的成功,比如章子怡、袁泉、劉燁等等,當時您觀察到這個班級里誰是最「卷」的?

郝戎:這個班都「卷」。你到晚上去看排練室,推開這個門,章子怡在排練呢,推開那個門,袁泉在練台詞呢,無數次我遇到他們就是這樣。

我就舉一個例子。章子怡當時在懷柔拍《卧虎藏龍》,有一天我正在99班上課,突然敲門,她回來了。下課了,我說你幹嘛?她說拍完了就想回學校,就想回來見見老師,老師你不知道,我現在沒法給你看,我的後背全是青紫,我吊威亞,一天吊在那兒,半天下不來,說到這兒她不說話了。所以我覺得子怡的成長,她有她自己內在的拼勁兒。那個時候他們真的是這樣,子怡是練舞蹈出身,袁泉和曾黎是戲曲出身,秦海璐是刀馬旦。

從小受一受苦,這種艱苦的訓練,我覺得對於不光是藝術家,各行各業我認為都是很有幫助的,對於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藍羽:現在中央戲劇學院在藝術人才的選拔上,有什麼新的側重點嗎?

郝戎:我的觀點非常明確,藝術人才是特殊人才,必須是天賦異稟,沒有天賦搞不了藝術,即便是現在的招生選學苗,也是從芸芸眾考生當中,把你認為有藝術才華的孩子挑選出來,加以培養,僅此而已,後天造就不了藝術家。

社會在發展,教育條件也都在不斷改善,但是我覺得現在的孩子,從社會大環境來講,吃苦的精神,還有這種創作的意志,不如我們那一代。那個時候,真的是咬牙、吃苦、練功,包括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就像孫悟空進煉丹爐一樣。所以我覺得還是需要一點尚武精神,通過這種嚴肅的訓練甚至嚴苛的訓練,能夠強化你的創作意志,不光是藝術家,對各行各業都很有幫助。

藍羽:在2022年,中戲時隔二十多年,相聲班又一次對外開放招生了,到去年又開設了動作表演班。這些細分人才的培養,會為我們的行業輸送什麼樣的血液?

郝戎:武術功夫電影,作為一種特色非常鮮明的類型影片,同時又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後繼無人了,現在像吳京、吳樾算年輕的,銀幕上活蹦亂跳,但是實際年齡已經是要走向幕後的年齡了。人才隊伍,我覺得作為中央戲劇學院,一定要承擔起這個責任和使命,有源源不斷的後繼人才補充進來,才是可持續性發展,所以這一次也是跟吳京老師一拍即合,一起做動作表演,讓它進入大學的教育教學序列,今年已經招生完成了,這批學生9月份即將入校,主講教師是吳京老師,要讓這幫孩子全方位得到提升。

相聲專業也是如此,我們原來嘗試辦過專科班,像賈玲、潘斌龍他們那個班。現在相聲班今年已經是第三屆開始招生了,妥妥大學四年的本科設置,培養新時代的曲藝人才,這些空白的填補,就是我們中戲人踐行新時代國家文化建設當中的使命和任務。

藍羽:我們都在說行業未來可能會缺乏的一類人才是AI藝術家,那麼未來中戲會培養什麼樣的關於人工智慧的一些人才呢?

郝戎:我們非常榮幸就是說在前年,我帶隊去申請下來全國藝術專門院校當中唯一的一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就是智能戲劇藝術空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AI賦能戲劇或者賦能影視藝術,我們有這樣一塊陣地。在去年6月份我們正式成立了數字戲劇系,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就是跟中戲合作最緊密的幾所院校,北航、北理工、北郵,也是想藉助這種藝術和科技的交叉、融合,面向未來培養既是文化方面的專家,同時又是科技領域能夠很好地用科技的路徑把文化能夠傳播出去。

藍羽:作為北京電影家協會的副主席,也是主席團當中的教育家,您覺得未來怎麼在自己的工作當中,為我們的電影行業來貢獻更多的力量?

郝戎:我非常珍惜北京電影家協會副主席這個職務,我們這個主席團能夠利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和一些工作的方便,切切實實地為電影人才的培養、電影作品的推出、好作品的推介,這個我們是不遺餘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