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專家》深度解析:這個細節設計有點微妙,很多人可能沒發現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6-21

意外和朋友包場看完了電影《談判專家》的粵語版,對於這部早早就關注的作品,我確實有很多話想說。

票房可以說是毫無水花,目前僅有1.4億的成績,還不如那部片名聽起來港味十足,實際是內地出品的《掃黑·決不放棄》(1.7億)。

近期的電影市場真可以用平平淡淡來形容,估計就等著暑期檔放大招呢,畢竟2023年的輝煌成績歷歷在目,2024年不知是否還可以再創佳績。

最初,我是因為該片名和多年前的港劇《談判專家》完全相同而被吸引住的,熟悉的朋友都知道葉秋臣自小看港片和港劇長大,所以總也忘不掉這份情懷。加上喜歡的導演邱禮濤,以及喜歡的香港藝人劉青雲、吳鎮宇和劉德華等等,似乎這一切都成了必看的理由。

不過,本次講到的電影《談判專家》劇情卻是由美國電影《王牌對王牌》改編而成,與同名港劇並無一絲聯繫,甚至一丟丟聯動都不存在。

看過劇再看這部電影的唯一好處,就是你會預先熟悉某些對話套路和準則,可以為你理解這個新故事提供部分基礎信息。

作為港片,出品公司里沒有英皇看起來還真有點不習慣,感覺很多元素也在漸漸退出人們的視野。

雖然有一些不夠嚴謹的地方,但整部電影的效果還是屬於瑕不掩瑜,豆瓣上7.4分的水平很符合該片的真實質量。

閑話少敘,直入正題。

葉秋臣以下的深度解析內容,將涉及影片的大量劇透,未觀影者若介意請慎入。

1.關於劇情

電影《談判專家》是由三段故事串聯而成的。

第一段,患有精神病的阿來(劉德華飾演)夫妻倆闖入社會福利署並挾持人質,聲稱他們8個月大的孩子被這個機構的人給強行帶走了,他們希望能要回孩子。

本次的談判專家是謝家俊(吳鎮宇飾演),在背景調查過程中得知是這對夫妻由於病情原因無法撫養後代,電視新聞中又通報了這個孩子已經被富裕的家庭領養,阿來便覺得他們再沒有生存的意義,原來孩子不跟著親生父母才是最優選擇,萬念俱灰之下選擇自S。

阿來本性其實並不暴戾,在送外賣進去后還專門付了錢,他老婆給無辜的人質吃面填飽肚子,自己走到生命最終點時還提前放了所有人質。

在謝家俊的眼裡,阿來和妻子本身是不必以如此慘烈的方式來結局的,這為後續他自己的職業選擇做出了鋪墊。

第二段,匪徒在搶銀行過程中挾持了人質,這次的談判專家換成了卓文偉(劉青雲飾演),最終狙擊手抓準時機完美擊斃犯人。事後證明匪徒手上的炸彈是假的,如果警方能賦予更多的耐心和時間,或許還能保住一條性命。

這個案件里謝家俊並沒有露過面,通過後面的劇情提示,此時他已經辭職做社工去了。

第三段,整部電影的重頭戲。

乍看之下感覺三起案件連不到一起去,劇情顯得有點碎,其實第一段和第二段故事都是在鋪墊信息和積蓄情緒。

首先,告訴我們謝家俊的談判標準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安全,其中包括了匪徒的安全,從來都不主張武力制服,提倡和平主義,為此他願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情緒大部分時間都超級穩定,所以才有了連續談判55個小時的記錄(參照原作)。

謝家俊這個角色從頭到尾,唯一欠妥的行為是找了溫志明這個假線人去騙卓文偉出來,險些失去了對方的基礎信任。

然後,引出卓文偉的上司羅Sir(苗僑偉飾演),即詐騙警察福利基金幕後的貪污大佬。劇情給出了多條線索來得出這個結果,當初幹掉阿嘉的槍是D品案中的,如果卓文偉有嫌疑,那麼他的直屬上司自然也能做到。還有在卓文偉彙報時,羅Sir直接讓他去自首不聽辯駁,完全只想找替罪羊,此時其實就早已經露餡了。

找替罪羊是羅Sir最擅長做的事情,最後在健身中心也是直接爆頭了自己的屬下,只為了能拿到卓文偉手上的關鍵錄音。

最後,前兩段故事也為卓文偉的性格鋪墊一層底色,令其在自己被陷害和懷疑的時候,能夠站出來用極端方式追求正義和真相。

其實劇情在這一點上做得並不太足,屬於結果強行倒推回去的。

2.關於談判專家

在這部分,葉秋臣會結合在港劇《談判專家》中獲得的信息,再與片中劇情進行整合,總結出這個職業的相關特點。

一般來說,談判進行到中途都會提議給匪徒和人質送餐,這也是所有案件的套路,目的就是提供讓人進去營救的契機,即便不成功也可以更近距離去觀察現場情況,畢竟監控看到的場景是有限的。

談判專家最擅長的就是在聊天過程中不斷觀察對方的特性,抓住弱點再逐步攻破心理防線,同時為行動的警員爭取時間。

正因為談判專家善於觀察旁人,所以基本上對讀心術也懂不少,當時卓文偉在李俊傑(周文健飾演)面前時,就明確提到回答問題時眼睛看向右上方就是在說謊,而且所有的身體動作都可以拿來佐證,這段戲也讓我想起了港劇《讀心專家》。

談判專家的心理素質過硬,但他們的壓力也非常大,過程中也會緊張害怕到顫抖和流汗,吳鎮宇演出了這種感覺。

若是談判專家自己犯案,那麼技巧性的知識就用處不大了,畢竟他們本身也熟知這些規則。這段戲讓我想到了在同名港劇里,也有一段是歐陽震華飾演的彭國棟想自S,張智霖飾演的楊光一開始也是毫無對策。正如發仔對卓Sir,小兵怎麼可能用套路幹掉頂級高手呢。

港劇中介紹過,談判專家本身是兼職的,這意味著他們還有另一層警察身份,所以反偵察能力也很強。你看卓文偉,懂得用手銬鎖住所有出口,將通風口用膠帶全部封上防止監控探頭,利用心理戰術通過對講機反向給所有警察談判,幹掉人質並給予外面警告的時候也只是虛晃一槍,可以預判行動人員的所有安排。

卓文卓之所以這麼無敵,就是因為他除了談判專家這個身份外,此前還做過飛虎隊,行動力和身手自然就不一般了。

有頭腦+身手,這樣的對手自然不好對付。

劇情里還出現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人質中的魯迪(楊偉倫飾演)和美琪(顏卓靈飾演)都在幫助卓文偉抓黑警,一個化身IT高手,一個提供有效信息,還明確提出要為李俊傑認罪這件事做證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對於談判專家而言是非常棘手的情況,好在這次的「匪徒」本身就是好人,最後皆大歡喜。

最初張振發(朱柏謙飾演)和卓文偉談,卓Sir根本不願意本人接電話,除了示威之外,也是不想對方聽出自己的真實情緒。

其實乍看之下,卓文偉是在拘留期間衝動越獄併入警局挾持李俊傑,想要以此找到案件的幕後黑警和真相,證明自己的清白。

實際上他的算盤打得很響,因為當時阿嘉告訴他,內部調查科的李俊傑肯定分了一杯羹,所以想要抓住這個線頭扯開口子繼續查下去,就必須從這個切入點開始。

外面的人不想李俊傑講出秘密,就會急於解決掉這個關鍵人質,從而露出馬腳,飛虎隊那三個小兵就是這樣暴露的。

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當李俊傑被公布已將所知全盤托出時,不論真假他都無法指望外面的同夥能活著救他出去了,所以配合卓文偉也成為了必選之路。

這個道理和羅Sir他們做掉阿嘉差不多,知情人一旦出現了異動,剷除就是最好的方式。

只要核心層的利益不變,那麼底下吃肉渣喝湯的小兵還不容易找嗎。

雖然,他們都是犧牲品和替罪羊。

為什麼卓文偉只找謝家俊來談?

就是因為在第一段故事的短暫合作中,卓文偉發現只有謝家俊能盡量不上武力且僅希望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符合他的談判標準。

所以張振發不好使,他只想與謝家俊談。

此時他倆已經三年沒見過了,因為第一段故事後謝家俊就辭職了。

在談判過程中,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其實前置線索還挺多的,阿嘉當時被爆頭之前,還和舉槍的人打招呼,說明肯定是同僚。在與卓文偉說黑警時,打斷他們對話的人肯定是與羅Sir一夥的小兵(洪天明飾演)。

一旦把所有的邏輯都捋順了,對於談判專家而言就是拼湊出完整的故事,難度自然不大。

當高手級別的談判專家雙劍合璧時,基本上匪徒都逃不掉的。

羅Sir挾持謝家俊,想讓卓文偉放他離開。

謝家俊和卓文偉一人一句,直接把羅Sir說到舉槍自戕了。

雖然幹掉人質失去籌碼就必S無疑這個觀點沒錯,但一個能做到警察高層的角色竟然毫無掙扎直接就放人,這段屬實有點扯,羅Sir大概也是知道電影時長快到了吧。

謝家俊直勾勾走過來的戲,氣氛直接把前面的嚴肅全都打破了,我甚至有點想笑出聲。

3.關於細節

第一段故事,電視里播著黃家駒去世的新聞,說明是1993年。

第二段故事,廣播里播著李翰祥導演去世的消息,說明是1996年。

這兩個時間點的細節設計很微妙(97前),大多數人可能都沒發現,其實導演藏了很多小心思在裡面。

卓文偉最開始的四個人質是羅Sir,李俊傑、美琪和線人魯迪。由於李俊傑不能走,美琪要提供關鍵線索,魯迪開掛IT人才,所以只能放了羅Sir,但這個人居然就是幕後BOSS,諷刺不諷刺。

李俊傑,就這樣看著大佬走出去安排人進來幹掉自己了。

飛虎隊行動的時候,有一個沒有被膠帶封住的通風口,就是卓文偉逃跑的位置,幫助他封上的人就是謝家俊。

魯迪說自己是災星,講到「會害S……」這句話時戛然而止,我還以為有什麼伏筆和鋪墊,結果是想多了。

卓文偉的確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但此前折騰這麼大陣仗,總感覺直接「無罪釋放」的操作,觀感有點怪怪的。

希望那個沒有開槍打了感情牌的狙擊手,最後沒有因此受到懲罰。

最後一點,除了第三段故事之外,關鍵人質都是女的,拯救人質的警察里完全看不到女性。

4.關於主創

劉德華開場很穩,氣氛一下子就被代入了。

劉青雲的談判過程氣勢更足,但相比吳鎮宇的角色設定來講,面相感覺沒那麼容易貼近匪徒。

吳鎮宇的角色太單薄了,過程中我一直猜測阿嘉口中那個同期卧底警察是謝家俊,之所以辭職做社工是為了調查當年阿來孩子的去向,同時抱著凈化黑警的信念一直蟄伏。結果這個人物居然真的只是萬念俱灰對體系失去信心,所以想從源頭改善這個社會,避免再發生阿來那樣的悲劇,雖然也說得通,但精彩程度降低了。

另外,他想幫助那個騙子婆婆改過自新能夠理解,但似乎方式方法也不太對,用這個劇情來結局,有種畫蛇添足的感覺,效果上甚至不如謝家俊和卓文偉相視一笑。

阿嘉是真線人,也是真工具人,就是為了推動卓文偉黑化而存在的。

飾演卓文偉太太凱琳的演員,某些角度很像許瑋甯。

飾演張永嘉太太劉佩雯的演員,某些角度很像王鷗。

顏卓靈飾演第三段故事的女人質美琪,也就是露了個臉,存在感不如她在《尋龍訣》里那麼高,演技也是被碾壓的。

苗僑偉真的演過太多的警察,他和吳卓羲穿上警服的時候,光看劇照的話很難分辨出是在拍哪部作品。

全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張振發,發仔每次露臉都貢獻了相當給力的笑點,得知自己是和前輩談判時一臉慌張沒信心,卓文偉雖然是匪徒但必須對其自稱發仔,各種被牽著鼻子走,「說」都不會「話」了,被按著頭在談判過程中開始聽課,發仔每次被人精準拿捏打到七寸的戲都令我爆笑不止。

邱禮濤還是一如既往擅長香港街巷飆車戲,不過這次換成了警車追警車,外界視角看過去估計挺魔幻的。

屏幕里全是各種熟臉,姜皓文、鄭則仕、周文健、洪天明、黃德斌、盧惠光等等,都是一部部作品把演技經驗值刷出來的藝人。

想起2002年的時候,港劇《談判專家》里,馬國明還在客串最後飛虎隊隊長呢,如今已是第一男主角了。

好的,是時候去重溫一遍這部劇了。

相遇是緣,江湖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