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在翹首以盼《流浪地球3》的日子裡,觀眾們首先等來了《流浪地球2》3D版和紀錄片《流浪地球2:再次冒險》,在剛剛過去的中秋檔,聯手獻上了一份誠意滿滿的「雙黃小月餅」。
《流浪地球2:再次冒險》由導演郭思文帶領團隊歷時三年創作完成,記錄了《流浪地球2》幕後從無到有的冒險之旅,拍攝中走過的彎路,難以翻越的高山,以及最終克服阻礙抵達終點的過程,都一一呈現。
影片中不僅有太空電梯、月球核爆等名場面的創作幕後,也揭秘了門框機器人、工程外骨骼、宇航服、黑鷹直升機等硬核道具的誕生過程,以及亞洲首台軌跡編程多軸運動機械臂Titan泰坦的拍攝奧秘,關於《流浪地球2》的十萬個為什麼,這裡都有答案。
在做客1905電影網「對話」欄目時,導演郭思文分享了紀錄片的創作初心:《流浪地球2》背後是近2000人,長達1400多個日夜的心血結晶,而我們正是想要記錄下他們在這場中國電影工業化「冒險」中不斷探索、試錯和前行的過程,更想傳遞出每一個創作者對於科幻電影最樸素的堅持和熱愛。
面對《流浪地球2》這樣一部里程碑作品,紀錄片如何全面又生動地呈現「小破球2」的冒險歷程,聽導演郭思文分享創作幕後。
(以下為導演郭思文自述,由1905電影網根據採訪整理)
01
《流浪地球2:再次冒險》是即視GSENSE團隊的第一部院線電影,但在這之前,我們拍過不少紀錄片作品,比如展現精釀啤酒文化的《都在酒里》;描繪魔獸世界玩家眾生相的《艾澤拉斯的人們》等等。
在我們過往的播客節目中,也一直在關注科幻題材的內容。製片人龔格爾、導演郭帆和美術指導郜昂等都曾是我們的聽眾。也正因如此,我們一拍即合,很快便達成了合作,可以說是一次「雙向奔赴」。
導演郭思文
面對這樣一部中國科幻電影工業化的里程碑級作品,我們究竟要拍什麼,如何呈現?
之前的很多電影幕後紀錄片都會圍繞演員或導演去拍,講述他們的創作過程。但這一次,我們更想向觀眾全景式地展現一部科幻電影的誕生過程。
這裡既包括《流浪地球2》的幕後故事,也有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探索和追求,還有更宏大的中國科幻文學的發展歷史。
從一百年多年前的梁啟超、魯迅開創先河,到近年來科幻文學的蓬勃發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流浪地球2》才能應運而生。它不僅是電影人努力的結晶,也承載著一百多年來中國科幻人的不斷積累和宏偉願景。這也是我們選擇將這一部分融入紀錄片的原因所在。
至於具體的呈現方式,我們既不想讓紀錄片像論文一樣過於嚴肅枯燥,也不想做成幕後花絮集錦,就想到在敘事上引入《流浪地球2》中經典的「倒計時」手法。
這份時間上的緊迫感也是我們在片場最鮮明的感受之一,「倒計時」就像戴在所有人頭上的「緊箍」,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
因此,我們的紀錄片也選擇以時間為線索,加上類似類型片的故事結構,讓觀眾跟隨我們的鏡頭,「沉浸式」地見證幕前幕後、各個工種齊心協力締造《流浪地球2》的過程。
02
2021年,我們正式開始了《流浪地球2》的「記錄之旅」,在近一年時間裡,跟隨劇組東奔西跑,記錄下上千名參與者的眾生相,捕捉著那些珍貴且稍縱即逝的素材和瞬間,也積累成了數百小時的拍攝素材。
還記得第一次走進《流浪地球2》的拍攝基地,第一感受就是「進城」了!當你看到那麼多的攝影棚在搭建著不同的龐大場景,各種車間里擺的全是密密麻麻的零件、一排一排的機器人、工程外骨骼和各類高科技道具,還有太多沒見過的儀器和設備,那種震撼很難用語言來形容。
這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我們的團隊規模不大,算上導演、製片人、文學策劃、跟組DIT和兩個攝像,滿打滿算只有5、6個人。這就要求我們快速梳理出各種時間節點,結合前期的規劃,靈活安排好我們的拍攝計劃。
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取捨,也會遇到臨時發生的種種「意外」,都成為紀錄片中的寶貴瞬間。
比如,我們有幸記錄下了黑鷹直升機從製造到被損毀的全過程。這架戰機在正片中可能只出現了一晃而過的幾個鏡頭,但道具師鍾劍偉老師和團隊卻選擇查閱各種資料,用一個月的時間打造了一架足以亂真的黑鷹直升機,然後再將其加工成戰損的狀態。
這也是整個《流浪地球2》劇組工作人員熱情和執念的縮影。因此,不管它在正片中篇幅多少,我們都希望能通過紀錄片呈現出來。
除此之外,我們也有幸記錄下了一些正片中沒有的鏡頭,比如用泰坦拍攝的加彭基地畫面,以及讓郭帆導演情緒激動的群演戲份,都有一部分沒有放進正片里,也成為我們留給影迷的「彩蛋」。
03
這部電影展現的是一場工業化的冒險,更是有關一群「人」的故事。
剛剛進組時,面對我們這樣一個外來團隊,主創們還有陌生感,但一番交流下來卻發現大家都是很簡單的人,對於科幻有著同樣的熱情,很快就打成一片。
還記得負責製作工程外骨骼、門框機器人、休眠倉、月球車的道具師崔文良老師,由於過往被拍攝和接受採訪的經歷不多,剛開始還比較害羞地對我們說:「我不太會說話,要不然別拍我了。」
但當我詳細給他講解紀錄片的主題,告訴他為什麼他們的工作值得被記錄之後,他就打開了話匣子,尤其是聊起自己的作品和製作過程,臉上的微笑和自豪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來。
這也是《流浪地球2》劇組最令我們觸動的地方: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精益求精,對於創作科幻電影這件事,也葆有著最純粹的熱愛。
在紀錄片里,有一段郭帆導演情緒激動的畫面。那是在拍攝加彭基地門外暴亂那段戲份時,因為部分群演的狀態達不到要求,郭導罕見地發了火。
我們之所以把這段幕後放進紀錄片中,不是為了製造郭導身上的「反差感」,而是因為他說的那句話:「這個東西要上大銀幕尤其是IMAX,不能有不認真的地方,我們糊弄不了。」「你們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
我覺得這幾句話代表了所有幕後創作者的追求,也正因為有這些話,他們才能把《流浪地球2》拍好。
就像裡面的一句台詞:危難當前,唯有責任。影片里的人物面對空前的太陽危機,選擇了勇氣和擔當。
在幕後製作的過程中,各種新技術的挑戰和時間的緊迫,何嘗不是主創團隊要面對的「太陽危機」?
在如此極限的條件下,他們同樣選擇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也許在如今看來,這是一次載入史冊的壯舉,但具體到每一天,大家都只想埋頭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做成了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
而如今,隨著《流浪地球3》的啟動,我們也將與主創團隊再度同行,期待繼續見證「小破球」的每一個腳印和下一場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