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昊然、周冬雨的《燃冬》被宣發毀了嗎? 加载评论...
資訊  閑人電影  2023-08-25

《燃冬》,一部被宣發毀了的電影。

未上映前,《燃冬》宣發的側重點是劉昊然、周冬雨的戀情,以及大尺度的船戲,三個人的三人行。

很多觀眾沖著這樣的噱頭走進電影院獵奇,可卻失望而歸,因為《燃冬》講的根本不是倫理的故事,而是抱團取暖的頓悟。

戈達爾曾在《狂人皮埃羅》里說到:

「我一直想知道電影究竟是什麼,電影就像個戰場,愛情、仇恨、動作、暴力、死亡,一個詞概括情感。」

那《燃冬》中的情感為何打動不了人,沒有做到戈達爾所說的情感?因為片中的情感脫離了現實的基礎,全部都失真了。

劉昊然飾演的浩豐,之所以一個人來到延吉,是借著參加婚禮之名,治癒心理的障礙。

念書時被家裡逼,工作后被社會逼,不能擁有自我,一直被動地接受、成長,過得不由自己,試圖逃避現實的桎梏。

儘管外表像個人樣,但內心極度空虛、冰冷,對迷茫的未來不知所措,渴望有人點起一把火,讓他的冬天燃燒起來。

然而陳哲藝卻沒有描述浩豐所經歷的那些苦難,只是讓角色隨口一說。

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台詞讓人物失去了厚重感,導致所有的情緒都散發著莫名其妙的感覺。

如浩豐在婚禮上和一日游中的心事重重,跟韓蕭、娜娜去酒吧玩時,別人在笙歌,他卻在傷感。

本來是傳達對世界的不理解,一個人的無所適從,但因缺少前兆,突如其來的哀痛就變得生硬。

屈楚蕭飾演的韓蕭,打小不愛學習,對生活也沒什麼遠大理想,追求躺平的人生。

每日取菜送菜,到飯店幫忙,然後與娜娜到處玩玩鬧鬧、得過且過,等待有人點起一把火,讓他的冬天燃燒起來。

可導演又犯了跟浩豐一樣的毛病,韓蕭是因何沒有追求的,是本性如此,還是後天使然,搞不清這個問題,結尾的開竅就不成立。

與劉昊然和屈楚蕭相比,周冬雨飾演的娜娜的這條線相對比較完整。

因為腳傷無法繼續花樣滑冰,離開了團隊和家裡,跟以前的所有熟悉斷了聯繫,換種方式過活來讓自己忘記。

可是她並沒有徹底放棄,只是嘴硬不肯承認,不願面對現實,期待有人點起一把火,讓她的冬天燃燒起來。

隨後遇到浩豐,帶著韓蕭,開啟一段救贖,他們是老虎,娜娜是熊,到了長白山,被現實投射的熊舔舐傷口,傷疤褪去,變成熊女。

這就是《燃冬》的故事,導演想表達三人經過一次內心孤寂之旅,相互治癒,最終釋懷。

劉昊然放下芥蒂,返回上海,周冬雨不再糾結,與家人聯繫,屈楚蕭懂得人生的意義,選擇重新活一次。

可因不夠細膩的情感,少了頓悟的過程,反而成了三個小屁孩強行裝深沉,沒有經歷過多少人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尷尬。

正如《燃冬》學戈達爾的《法外之徒》中的餐館三人跳舞的那部分一樣。

本該是致敬或出彩的地方,讓電影的感染力更強,可陳哲藝卻拍成了一閃而過,如廢筆一般。

僅為了通過浩豐、娜娜、韓蕭之口說出他們的職業,淺嘗輒止,浮於表面,意識流是講究隨意發揮,不受限制,但也得有電影感,非瞎模仿。

陳哲藝以往作品中的《爸媽不在家》《熱帶雨》都是基於新加坡的現實問題、社會現象而來。

所以故事不會單薄、膚淺、片面,相反更有嚼頭,但在《燃冬》里,陳哲藝為什麼失手了?因為他對中國不了解,便有了水土不服。

《縱橫四海》也是模仿《祖與占》的三人行,為什麼不突兀?

因為在敘事方式和文本結構上,《縱橫四海》更容易讓人接受,多了一層江湖情義與喜劇手法,不執著於複雜的情感,基於此,《縱橫四海》給了觀眾一份美好非殘破。

《燃冬》像《燃燒》,為什麼不如《燃燒》?

因為在《燃燒》中,李滄東是先說韓國社會,再說男女主的職業,最後分析人性。

像剝洋蔥一樣,層層遞進,情緒的代入就不會有割裂感,也不會虛浮,如空中花園,華而不實。

與《縱橫四海》和《燃燒》的對比,《燃冬》的不足之處便顯而易見。

三人都缺少了思考,那些眼淚和沉重的台詞就顯得有些做作,電影是講究留白,但前提得有結構合理的文本。

可《燃冬》無法自圓其說,沒有鋪墊,直接上價值,讓影片僅余文藝,缺乏載體,隱喻和引申義就會空洞乏味,言之無物。

這讓《燃冬》的故事發生地不再具有唯一性,放在任何一個小城都成立。

所謂的清冷感只剩延吉本身就有的冰天雪地,角色身上的情緒與景色無法融為一體。

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也就變得違和了,因為陳哲藝想用景來表現角色的感情,可角色過於單一,沒有反襯景。

不過,《燃冬》對影史經典的模仿也不是一無是處。

片中劉昊然、周冬雨、屈楚蕭在書店偷書,學《祖與占》在橋上的奔跑,《法外之徒》在盧浮宮的奔跑那一段有些神來之筆之感,本土化做的特別好。

在國產電影里,犯法必須得懲處,且不能引導不良行為,他們三人偷完書逃跑出去,鏡頭變為升格,背景音樂轉為舒緩,有些許意境感。

跑到門口時被工作人員攔住,最後三人還是交了錢,既增添了喜劇效果,又不失隨性而為的寓意,足見陳哲藝可以做到學,而非一味地像。

可惜的是,《燃冬》的好,僅此而已。

陳哲藝在技法上沒什麼大的問題,只是想要接近李安,還得對社會、文化、主義、哲學、神性、動物性多些了解,不然拍出來的東西都是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