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520官宣示愛,章子怡戛納首映,《醬園弄》后的世態炎涼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5-21

昨天是520,在這個甜蜜的日子裡,娛樂圈又迎來一則重磅消息。

汪峰官宣承認和網紅森林北的戀情,奈何發新歌都上不了熱搜的汪峰,一舉拿下熱搜榜前十的8個席位。

咱們先做一下前情回顧。

最初是在本月12號,汪峰被拍到帶著家人外出就餐,身邊出現了一位高挑的長發美女,該名女子被網友扒出正是網紅森林北,疑似戀情曝光。

▲網紅森林北本名李巧,34歲,新疆人,五官精緻漂亮,某些角度和章子怡有幾分相似,她在新疆開民宿,抖音擁有超過200萬的粉絲,算是一個腰部網紅。

▲2023年5月,李巧被新疆旅遊協會任命為副秘書長,負責當地的網路宣傳推廣工作。

▲被網友發現她在24歲時參加過非誠勿擾,當年的她似乎沒有現在的她有辨識度。

▲ 根據網友翻出的資料顯示,李巧在2015年時已婚並生了一個女兒,目前是離異狀態。

網友還迅速整理出了二人的時間線:

▲關於兩人關係最早的爆料是去年11月底。

▲森林北去年9月點贊汪峰的微博,那時汪章還沒有官宣離婚,關於汪章離婚的新聞,我們也分析過。

同時間,不少網友湧向森林北的微博評論區,畫風清一色的不祝福:

5月17日,被網友拍到兩人牽手逛街,這回戀情是實錘了。

讓吃瓜群眾始料未及的是,戀情被曝光還沒幾天,汪峰就直接官宣承認了。

▲(向上滑動可查看更多)

看下來,重點就是要澄清自己並沒有婚內出軌:

▲汪峰微博稱,離婚後兩個月,也就是去年10月兩人相識(汪章官宣離婚是10月23日),認識4個月後開始交往,也就是今年2月左右開始交往。

聲明離婚的事不存在第三者:

▲否認並斥責網上關於他和李巧去年7月ID在同一個城市時就已經在一起的推論。

網友也迅速抓到了全文重點:

截至發稿時,森林北微博未作任何回應,網友最感興趣的問題還是,汪峰到底會結第5次婚嗎,嗯,讓我們持目以待吧。

這邊汪峰搶在520示愛,而被他帶上熱搜的前妻章子怡其實也不輸,因為過兩天她就會亮相本屆戛納紅毯,帶著她離婚之後首部大作品,按照子怡的脾氣,必定氣場大開,盡宣風華。

今年戛納章子怡帶去了自己的最新力作,由陳可辛導演的《醬園弄》。

不僅《醬園弄》,今年的戛納電影節有多部華語影片入圍不同單元,可以說是華語電影在戛納聲勢強勁的一屆。

▲賈樟柯的《風流一代》入圍主競賽單元,管虎的《狗陣》入圍一種關注單元,陳可辛的《醬園弄》入圍非競賽展映單元,鄭保瑞的《九龍城寨之圍城》入圍午夜展映單元,婁燁的新作入圍特別展映單元,以上都是備受影迷期待的作品。

▲5月18日賈樟柯攜主創團隊亮相戛納紅毯。本次是賈導(右)第6次征戰戛納主競賽單元,角逐金棕櫚大獎;也是賈導的御用女主角、賈導夫人趙濤(中)5次陪跑,第6次爭奪戛納影后;網友調侃趙濤不封后,賈導不退休。最左是另一位主演周遊。

▲5月15日,管虎帶領《狗陣》團隊亮相,左起佟麗婭、彭於晏、管虎、梁靜、周遊。

▲5月16日,婁燁(右二)時隔12年重返戛納紅毯,他身邊是主演秦昊。

雖然《醬園弄》本次只入圍非競賽單元展映,不參與評獎,但是就沖著其豪華陣容,章子怡主演,楊冪、趙麗穎、易烊千璽、雷佳音、李現等眾多知名演員參演;

▲根據官方公布的海報,演員陣容還包括王傳君、梅婷、章宇、彭昱暢、尹昉、大鵬、范偉、此沙、張子楓、謝娜等。

再配合上章子怡離婚後大女主回歸復出的噱頭,《醬園弄》毫無疑問成為此次戛納最受大眾關注的華語電影。

觀眾特別期待看到傳了十幾年恩恩怨怨的楊冪和趙麗穎能同時亮相紅毯,不過《醬園弄》劇組要等到24號,電影節閉幕式上才會出場。

▲根據網傳的戛納陣容,趙麗穎大概率不會跟隨團隊前往戛納。

因電影暫未定檔,目前官方釋出的物料不多,預告片也沒出,不過僅憑几張章子怡的劇照就吊足了觀眾胃口,網友紛紛表示被章子怡的表現力所震驚,「眼神里都是戲」、「讓人瑟瑟發抖」。

劇照里的章子怡蜷縮在黑暗光影中,衣衫襤褸,全身沾滿血跡,眼神充滿驚恐和絕望,這樣的畫面無疑加深了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好奇與期待,電影究竟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其實電影講的是一樁離奇的血腥案件。

故事發生在1940年代的上海醬園弄,女主詹周氏(由章子怡飾演)被懷疑謀殺丈夫並將其肢解,隨著調查的深入,逐漸有著驚人的真相被揭示出來。

由於複雜的社會背景和時代變遷,最後出現了神反轉,詹周氏逃脫了死刑,還傳奇地活到了上世紀90年代,電影據網傳改編自八零後作家蔣峰的小說《翻案》,這是小說的開頭:

主編說,要珍惜,詹周氏快90歲了,我可能會是最後一個見到她的媒體人。這算激勵還是撫慰?沒任何意義。我估計連主編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採訪她,無非是在哪裡翻檔案,看到了民國三大奇案,發現這三個案子,百十來號人,好像就詹周氏還活著。盯著民國時期的影印照她突發奇想,如果這周末把我派過去,拍一張她90歲的樣子,彩色數碼的,貼在她30歲的黑白照片旁邊,一定很有趣。

這是詹周氏的第一次登場:

門再開啟,是一個拄拐的老人站在門邊。她用普通話問我是找她嗎。我一時慌神,腦子裡將她此時的樣子和照片對不上號。除了衰老,她過於瘦小了,看起來一米五齣頭,也就七十來斤。我不知道這東西怎麼算,她現在弓著身子一米五,六十年前她風華正茂時該有多高。她又問我一遍,我從哪裡來,是不是找她。

我需要確認一下:「您是詹周氏嗎?」

我沒想到她反應如此巨大,好像封存已久的不堪被我一下子揭開了。看她瞪著眼睛,嘴唇發抖,弄得我還有些愧疚。我沖她微微點頭表示歉意。平復過後,她說起了上海話,問我是不是上海來的。她的上海話有種很奇怪的腔調,像老酒陳釀,弄得我一時接不住,只是點點頭。她邀請我進門,坐在沙發上我明白了,這是民國時期的上海話,她五十多年前就離開上海,沒回去過,不知道上海人現在怎麼講話。不堪可以封存半世紀,她把上海話也封存在大豐農場,難得拿出來講一回。

中篇小說 《翻案》 作者蔣峰

無論是電影也好,還是蔣峰的小說《翻案》也好,故事的原型就是曾經轟動上海灘的真實案件,被稱作民國四大奇案之一的,醬園弄殺夫案。

這部戲自籌備以來就令觀眾十分期待,不僅因為豪華的班底和改編自民間奇案的真實故事,戲外也是熱鬧非凡,引發了超高的話題度,還沒上映就先上了幾十個熱搜。

陳可辛一早就敲定了女主角非章子怡莫屬,而其他角色一直撲朔迷離,演員陣容在網上瘋傳了一輪又一輪,光是男主角就從張頌文、胡歌、孫紅雷、傳到王寶強、秦昊,小道消息滿天飛。

自傳出楊冪、趙麗穎兩位「王不見王」的頂流85花可能加盟電影的消息后,本就勢不兩立的雙方粉絲迅速開始battle,為了「到底誰是女二號」撕得熱火朝天,吵得不可開交的「番位之爭」最終驚動了官媒下場熄火。

甚至一天內連發三條微博:

搞笑的是,就在被官媒點名的微博下面,兩方粉絲依舊在激烈地自證清白,極力和「爭番」的事撇清關係,雙方都是一副與我無關的樣子。

因為電影還沒有上映,如果按小說來看,趙麗穎演的女作家的角色無疑是更為吃重的。

「撕番」這把火還燒到了章子怡身上,微博有網友內涵章子怡攛掇導演找來兩位流量大花,為的是蹭熱度搞票房,「有冪麗的話,這個電影熱度不會差,最大的贏家其實是章子怡。」章子怡態度強烈地回懟「並沒有!shut up idiot!」

上個月,電影首次官宣全陣容31位演員,特意強調全體主演的名字「按角色出場順序排列」,估計是被之前粉絲的架勢搞得心驚膽戰。

《醬園弄》陳可辛打磨了7年,由於影片所涉及的故事內容極為龐大、人物角色眾多,以及要對電影時長進行精準的考量,項目幾度擱置。

陳可辛接受採訪時提到,為了這部片,自己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動輒都是十幾個人的群像戲,需要夜以繼日地工作,「可能是近十年來最忙的時候」,《醬園弄》絕對是陳可辛近年的心血之作。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樁轟動的民國「殺夫案」,看看奇案背後的眾生百相,章子怡飾演的詹周氏到底在殺夫前後經歷了什麼?如何奇迹般地死裡逃生?還有讓陳可辛七年磨一劍的《醬園弄》背後有著怎樣女性故事,還有活生生的電影圈名利場背後的刀光劍影。

「殺夫案」引發一場民國女性的解放思潮

說起這個故事,還得把時間撥回到上世紀40年代的上海。

1945年3月21日,一則駭人的新聞迅速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標題是「少婦殺親夫,分屍八段」。

▲圖源搜狐視頻,報紙寫的是分屍。

根據這則新聞報道,前一天在新昌路432弄85號內,29歲的詹周氏將其夫30歲的詹雲影連砍十幾刀,並將屍體大卸八塊(實際是分屍16塊)裝入皮箱中。

▲醬園弄建於1899年,原址是新昌路432弄,內有石庫門建築43幢,是當時市井小民群住的社區,因其中的特色老店張振新醬園而得名;民國時期因此案件而名聲大噪。

詹周氏企圖毀屍滅跡,不料血水從皮箱里滲出,沿著地板縫隙滴到了樓下,被二房東發現,隨即報警,詹周氏當場被捕。

兩人的身世背景很快被揭開。

被告詹周氏,身高150多公分,體態瘦小,身世凄苦。自小是孤兒,由親戚撫養,改名周慧珍;9歲被賣給上海一家典當行做丫頭,21歲時,由主人將她許配給典當行夥計詹雲影。

▲圖源搜狐視頻。

死者詹雲影,身高185公分,體重200斤,方頭大耳體態健壯,綽號「大塊頭」,曾在典當行做朝奉(負責驗物、定價、決定收當與否,主持櫃檯工作)。

詹雲影不僅脾氣壞,私生活也極為放縱,結婚沒兩個月就與當鋪里一個叫蘭喜的丫頭有了私情;次年,蘭喜懷孕后被東家趕了出來,無依無靠,詹周氏雖然氣得半死,但也許是帶著同病相憐的心情,慷慨地收留了蘭,倒是詹雲影還時常毆打蘭喜。

等孩子出生,詹雲影卻鐵了心不想要,甚至還想弄死襁褓中的嬰兒,被詹周氏阻止後送人撫養,由此可見詹周氏為人淳樸厚道,並非心狠手辣的「毒婦」。

▲圖源網路。

詹雲影開始越發不求上進,整日好吃懶做,嫖賭成性,虐待詹周氏,並且不管家用;詹周氏不得不依靠典當家中物品和四處借錢來艱難度日。

衣食都無著落,詹周氏也試過自謀生路,但都遭到丈夫的打罵和阻擾,甚至潑髒水。

詹周氏一度想去香煙廠做女工,來分擔家庭開支,貼補家用,但詹雲影不為所動,不但竭力阻撓,還誣陷她想同人家軋姘頭。

日子過得苦不堪言,也無處申冤,詹周氏未必沒想過離婚,可在要求女性從一而終的舊社會,離婚對於一個未受過教育的底層女性而言簡直比登天還難,況且無依無靠又沒文化的詹周氏也許自認離了婚也沒有出路。

絕望之下,她曾嘗試服毒自盡,所幸被鄰居及時發現並救回。

詹周氏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就在1945年3月20日深夜,面對喝得醉醺醺從賭場回家的丈夫,她再次提出擺攤謀生的請求,又招來詹雲影一頓打罵,「還不如去賭」。

回想起自己忍氣吞聲度過的9年苦難,萬念俱灰的詹周氏在激憤和恐懼之下,頓時意起,決然地拿起了菜刀。

當天,詹周氏就被緝拿歸案。

但警方認為案件還有一個疑點,詹周氏與詹雲影力量和體型都如此懸殊,難道是她一人所為,而且當時社會各界還存在一種「女子自古無奸不成殺」的共識,警方推斷此案必有共犯。

警方首先鎖定了詹周氏的鄰居,外號「賀大麻子」的賀賢惠:

▲經查實,詹周氏向賀賢惠借過錢,可無奈還不上,一來二去便發生了關係,「也許是詹周氏想以此抵債,也許是賀賢惠乘人之危」,但他有充足的不在場證明。

嚴刑拷打之下,詹周氏供出另一名男性,小寧波,原名何寶玉:

▲詹周氏稱小寧波和自己有私通,所以兩人合謀殺了詹雲影,可經過警方的調查發現小寧波並無作案嫌疑,實際上詹周氏是怨恨小寧波帶著詹雲影吃喝嫖賭毀了自己的生活。

至此,警方認為詹周氏殺夫證據確鑿,1945年5月3日,詹周氏初審被判處死刑。

▲1945年5月21日,刊登在《東方日報》上的初審判決書,庭審結論「詹周氏殺人處死刑,褫奪公權終身,菜刀一把沒收。」理由是:「房幃喋血,情無可原,而分屍成塊,殘忍尤烈,應予論處死刑。」(信源2024年3月5日,上海老年報《醬園弄殺夫案始末》)

詹周氏的命運基本已塵埃落定,輿論一邊倒地直呼「大快人心」。

哪知事情突然在一個月後出現了轉機,知名女作家蘇青不顧輿論壓力在自己主持的雜誌月刊上發表了一篇仗義執言的文章《為殺夫者辯》,不僅為詹周氏辯護,更是對那個時代女性所遭受的不公和苦難發出了強烈的抗議和呼籲。

故我以為此案若不加醬油糖醋,老老實實說來說只應叫作「殺夫案」,什麼血啦、箱屍啦,未免太像偵探小說口吻,而謀殺親夫云云則又是十足封建氣味的。

……

詹周氏被判處死刑了,據報紙上說是「大快人心」的,但是我的心裡卻不快;不唯不快,而且覺得凄慘得很。希望第二審之承辦司法官,能了解現代刑法之精神及刑事政策之原則,並指定可靠法醫重新詳細檢查犯罪者之體格、氣質、精神障礙之程度及心理狀態等,從而裁量刑罰種類;更應就犯罪者之個性、習慣、犯行之惡性、犯行之重複性等觀察研究之,而定刑罰輕重,則不但詹周氏案可得到合理的判決,即社會人士也大可正一次視聽。

——《為殺夫者辯》

▲蘇青,浙江鄞縣人,本名馮和儀,在當時與張愛玲齊名,兩人被譽為「滬上雙姝」,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結婚十年》。蘇青一向直言不諱,用詞犀利,時有驚人之語。胡蘭成曾評價其文風:「蘇青為人作文,是世俗的,百無禁忌的。」

▲蘇青在1945年6月10日出版的《雜誌》第15卷第3期發表《為殺夫者辯》。

此文一出引起了極大的社會討論,很快雜誌上開了一個「殺夫案筆談」的專欄,四位作家就此事撰文辯論,呼籲對詹周氏進行重新量刑。

▲1945年7月,《雜誌》推出了「殺夫案筆談」專欄,四位作家趙田孫、慶子、關露和沙莉,就此案件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女詩人關露的《詹周氏和潘金蓮》一文,主張對詹周氏的行為予以理解,呼籲法律對其予以輕判。「人到不得已時,只好不擇手段」、「希望更高的執法官吏能夠在殺人者的身世和人情上多多加以探討,對於一個不得已而殺人的人能夠罪輕一等」;沙莉更將此案推到社會層面,「未嘗不可說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換言之,這一對夫婦乃是現實生活下的犧牲者。」(信源2024年3月5日,上海老年報《醬園弄殺夫案始末》)

有百姓罵蘇青是為了蹭流量出風頭,還有頗有社會影響力的作家秋翁(平襟亞)、老鳳(朱鳳蔚)發文駁斥。

▲據報道,他們在文章中稱「殺人者不死,社會的大幸」這句話可入《拍案驚奇》小說中;還罵代詹周氏辯護的蘇青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一番爭論之下,事件熱度持續上升,民眾津津樂道著案件細節,報紙為了博眼球,把詹周氏刻畫成一個不堪的蕩婦。

▲蘇青《為殺夫者辯》選段,為了多賺點錢,報紙會編造詹周氏在獄中透露自己房事的故事。

輿論也慢慢開始動搖,很多人對詹周氏的遭遇心生憐憫。

初審后,詹周氏開始上訴,結果當年8月日本投降,汪偽政府倒台,當局宣布,所有偽法院的判決無效,案件需要重新審理。

▲圖源水印。

隨著詹周氏的不斷上訴和耗時的深入調查,時間來到了1947年1月1日,國民政府頒布《罪犯赦免減刑令》,「死刑減為有期徒刑15年」,最高法院最終判決,詹周氏改死刑為有期徒刑15年。

在幾乎半個世紀后,1990年,上海記者記者徐平在江蘇鹽城大豐農場,採訪到了年近80的詹周氏,此時她早已恢復自己的本名周慧珍。

據記者了解,周慧珍的後半生過得很平靜,1952年被安排至大豐農場勞動,刑滿釋放后再婚,未生育,在託兒所工作直到1983年退休。

至於塵封的案件她則不願再提,「一直到去世,詹周氏沒再回這條弄堂看看,甚至再沒回過上海。」

在《醬園弄》的國際版海報中可以看到,其英文片名定為"She's Got No Name",因為詹周氏實際既不姓詹,也不姓周,她原姓杜,她的個人悲劇是無數舊社會女性的縮影,她們只是男性的附屬品,被剝奪了姓名及話語權。

蘇青評論這場悲劇是「數千年封建禮教——尤其是夫為妻綱——所造成的」,也是「新時代女性爭取男女平等道路上的一次有力的抗爭」。

《醬園弄》未播先火背後的故事

獨具匠心的陳可辛

陳可辛一直對這個故事念念不忘,早在2015年他就決定一定要拍《醬園弄》。

▲事實上,小說《翻案》中的詹周氏的故事,遠比故紙堆里的故事還要精彩,還要翻轉,尤其是女記者女作家為詹周氏出頭背後更是諜影重重,而詹周氏到底有沒有殺人,有沒有幫凶,全部都是懸案,需要看完電影之後大家才能討論。

有人說陳可辛是香港導演里最懂內地的,可即便是在北上20年,深諳內地電影審查文化和市場的陳可辛把控下,《醬園弄》依然經歷了三次備案的波折。

▲2023年的備案信息中,電影製作方加入了陳可辛自己的公司,片名刪掉了「殺夫案」三個最容易引人入勝的大字。

▲從備案的故事梗概變更來看,劇本尺度在不斷收緊,刪除了血腥的描述「分屍16塊」,2023年的版本改成「一樁離奇的案件」的模糊表述,從字面上完全不體現任何與故事原型的關聯性。

回顧陳可辛最近兩部的作品,一部是主旋律的《奪冠》,另一部是尚未定檔的李娜傳記片《獨自上場》,都是沒什麼個人表達的作品。如果再往前追溯由他親自執導的電影,已經是十年前的《親愛的》。

▲《親愛的》口碑不錯,票房3.4億,都沒進當年票房榜的前20。

自去年《醬園弄》確認開拍以來,影迷都很關心,陳可辛這一次是否能再次證明他的能力。

陳可辛當然很在意這部《醬園弄》,劇本耗時打磨、選角精益求精,更不惜砸重金,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把上海虹口區乍浦路進行實地大改造。

陳可辛說「我們能在市中心丁字路口跟兩條街還原了1945年老上海的面貌,這種事情是聞所未聞的。」

▲對比一下,還原度真的很高,讓人有一眼穿越的感覺。

▲陳可辛被拍到在實地勘景。

▲陳可辛太太吳君如拍了探班照。

斑駁的做舊牆體、毛筆字體的老式招牌、手繪的復古海報,都是老上海的質感,據說這個改造團隊也有《繁花》美術團隊的參與。

還在施工時就掀起了一波打卡熱:

▲因《繁花》而爆火的黃河路在當時成為不少人的打卡觀光地。

通過戛納電影節官網對《醬園弄》的展示,可以再次感受到影片在美術設計和場景布置上的極具匠心。

離婚後渴望重生的章子怡

儘管外界對電影《醬園弄》的演員陣容有過多種猜測,但章子怡女主角的地位始終無人能撼動,陳可辛說章子怡是「唯一的選擇」。

2022年夏天,陳可辛給章子怡發微信,問她明年忙嗎。章子怡回復他:「您有什麼指示?我必須不忙。」陳可辛發過來五個字:「還是醬園弄。」

今年3月,在《醬園弄》的殺青宴上,章子怡激動落淚,她向陳可辛致謝,「感謝你認為我是唯一的選擇,感謝你給了重生的機會」。

陳可辛和章子怡第一次談起《醬園弄》是9年前,當時章子怡的女兒醒醒都還沒出生。

現在,45歲的章子怡結束了8年多的婚姻,《醬園弄》是她離婚後重返大銀幕的首作。

更重要的是,它有著成為一部好電影得天獨厚的條件,題材好、故事好、人物好,還有頂級的製作團隊。不難想象,章子怡對千載難逢的《醬園弄》給予了很大的希望。

▲《醬園弄》海報,章子怡扮演的女主角穿著沾滿血的旗袍裹著頭巾,拎著帶血的皮箱。

《醬園弄》可以說是她人生新的起點,現在的章子怡迫切的需要「重生」。

2013年,章子怡憑《一代宗師》的「宮二」一角大殺四方,將12個影后獎盃收入囊中,同年還擔任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Un Certain Regard)評委,重回事業巔峰。

可10年過去了,她的高光時刻仍然還是《一代宗師》。

2015年,章子怡和汪峰結婚,生活重心轉移到了家庭,接連生了一兒一女,連微博簽名都改成了「醒醒媽媽」。

婚後章子怡雖然從來沒有在公眾視野中消失過,她和汪峰拍夫妻真人秀,在綜藝節目當評委,也有參演大製作,像是《羅曼蒂克消亡史》,主旋律的《我和我的父輩》和《志願軍:雄兵出擊》,但終歸這些作品都戲份並不是太多。

2015年底,生完一胎女兒醒醒后,生活有了點空隙的章子怡想要在事業上再拼一把,2018年,首度出演電視劇、並親自參與投資的《上陽賦》開機,奈何2021年開播后,《上陽賦》飽受群嘲。

被網友詬病章子怡的年齡和劇中人物相差太遠,以及為了貼合角色而故意裝嫩的扮相和「裝傻充能」的表演,瑪麗蘇人設實在和她本人孤傲清冷的氣質大相徑庭。

這十年裡,章子怡的事業逐漸暗淡,不再有特別拿得出手的影視作品,在觀眾腦海里,叱吒海內外的國際章漸漸變成了醒醒媽媽、汪峰的妻子或是小蘋果的后媽。

那幾年,甚至出現了不少追隨她十幾年的影迷脫粉,理由是對章子怡的事業發展大失所望,「看著一個人從電影演員變成電視劇演員,最後變成綜藝咖」。

去年10月23日,章子怡和汪峰官宣離婚。

雖然大眾為這樁突然而至的離婚而嘖嘖稱奇,但章子怡粉絲歡呼雀躍地送上祝福,「希望姐姐接下來好好搞事業」,當時就有粉絲在評論區提到了期待《醬園弄》,粉絲也認為《醬園弄》將極大可能成為章子怡電影事業的重啟之作。

對於為什麼詹周氏一定要是章子怡來演,導演陳可辛的回答是,他覺得詹周氏這個角色確實很倔強,而章子怡最特別的標誌就是她的倔強。

章子怡的臉不僅倔強還有一股決絕,柔里藏著堅硬,現在加上了歲月的沉澱,如今的章子怡遇上《醬園弄》應該是最好的時候。

莫名的85花爭番

趙麗穎和楊冪在《醬園弄》中的角色,之前一直是保密狀態,所以粉絲才會為誰是女二撕得熱火朝天。

從本次戛納官方介紹中得知,楊冪的角色叫「王許梅」(音譯),是詹周氏的獄友,被尊稱為監獄的「大姐大」;

而趙麗穎飾演的是一位作家、社交名媛「西林」(音譯),應該就是真實故事原型里替詹周氏打抱不平的作家蘇青。

兩位85花的佼佼者都要邁入40歲大關了,再演傻白甜和瑪麗蘇也不合適了,古偶市場里也新晉了大把年輕小花,在當下這個節骨眼,轉型是她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如何真正地用實力和作品說話。

趙麗穎是最早開始籌劃轉變戲路的,不再執著於在85花打得頭破血流的古偶劇里做大女主,而是下苦功夫,去挑戰更有發揮空間的角色打磨演技,即使是配角也可以。

讓趙麗穎受到大眾認可的轉折點有兩個。

首先是讓她第3次提名白玉蘭獎的《風吹半夏》,是一部大女主的商戰戲。

趙麗穎飾演一個改革開放初期懷揣野心的女企業家許半夏,當時觀眾就發現她的演技有了明顯提升,眼神和氣場都不一樣了,和老戲骨對戲也都接得上。

比如那種生意人的氣質被她拿捏得很准:

皮笑肉不笑地套近乎演得也很自然:

真正讓她口碑爆棚的還是今年春節檔,張藝謀的《第二十條》,她在裡面只算是一個配角,出場時間不長,但她的表演讓觀眾驚艷不已。

趙麗穎飾演的郝秀萍表演難度不低,是一個窮苦出生的聾啞婦女,被村裡的惡霸長期侮辱和欺凌,趙麗穎靠表情和肢體語言表演出了郝秀萍在長期忍耐下的無助、驚恐,還有柔弱外表下的堅韌。

趙麗穎這些年慢慢積累了不少好口碑,這背後是她沉澱下來,去探索挖掘角色,去用心塑造。

接下來趙麗穎還要涉足文藝片,她接演的女性題材文藝片《喬妍的心事》預計將在今年定檔,也是強製作班底,導演趙德胤曾提名金馬獎最佳導演,2018年的作品《灼人秘密》入圍了戛納電影節。

今年85花里交出漂亮成績單的還有唐嫣,沉寂三年後,憑藉《繁花》里的汪小姐逆風翻盤,對於唐嫣的表現究竟是來自王家衛的高段位,調教得好,還是唐嫣自身實力過硬,部分觀眾還持觀望態度。

面對此番形勢,楊冪接受採訪時被問到,大家都在努力地往前沖,你會有點焦慮嗎?

楊冪打了個太極,只說「時間過得很快,想做就去做」。

楊冪是個爭強好勝的人,當然不甘願落於人后,無論是流量還是商業價值她都是85花的top,關於她的故事,我們之前也寫過。

肉眼可見的轉變發生在去年5月,她突然宣布離開合作長達十餘年的嘉行傳媒。

▲ 2014年,楊冪和好友曾佳、趙若堯成立嘉行;2015年,嘉行借殼,正式登陸新三板;同年10月,嘉行與尚世影業簽下對賭協議,楊冪開始了勞模圈錢模式;2017年,嘉行在新三板股價飆升至50億。2018年,嘉行撤出新三板。

▲ 嘉行的頭幾年飛速發展,但問題一直都是公司利益過度依賴楊冪,那段時間楊冪批量接戲,不僅演嘉行的自製劇,還要「以老帶新」捆綁銷售嘉行的其他藝人;2022年,嘉行被曝出欠款傳聞。

離開嘉行后,楊冪在挑劇本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權。

去年底,她發了一條微博,彷彿是從「資本家」華麗轉身「演員」的獨立宣言,她說「2024作品相見」,給外界傳遞出了要突破自我的積極信號。

今年楊冪已有兩部作品上映,話題度都非常火爆,雖然兩部作品各有各的爆點,但無一例外,都歸功於楊冪。

第一部是愛奇藝出品的諜戰劇《哈爾濱一九四四》,配置高規格,導演是拍過《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的著名導演張黎,男主角是秦昊,楊冪演一個反派的特務頭子關雪。

為了這部戲,童星出身,從藝30多年,拍了20多年戲的楊冪特意找了表演老師認真學習。

▲表演老師可不是隨便找的,是在楊冪工作室的幾輪選拔中脫穎而出的。

而且表演老師是跟著楊冪一起進組,方便隨時進行演技指導。

《哈爾濱一九四四》從播出效果來看並不算好,依舊無法逆轉楊冪演技的民間口碑。

▲豆瓣6.4的得分算是及格,評論區畫風也比較兩極,最大的爭議就是楊冪的演技。

客觀來講,還是能感覺到楊冪是用了心的,但整體表現還談不上什麼突破,算是正常發揮。

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她的台詞處理僵硬,吐詞不清楚,表情用力過猛:

為了突出關雪生性多疑、心狠手辣的個性,楊冪加了很多誇張的肢體語言來展現人物的狠勁。

有人說楊冪繼古偶之後,在《哈爾濱一九四四》里開創一種新的戲劇流派,叫做「諜偶」。

另一部作品是五一檔上映的電影《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上映5天累計票房剛破5000萬,可以說是慘敗,隨後宣布撤檔,關於這部電影的故事及帶來的後續風波,我們之前也寫過。

▲電影票房排在五一檔第6位,票房不及宮崎駿20年前的作品《哈爾的移動城堡》的一半。

電影在票房未達預期的情況下選擇撤檔的事很常見,通常會擇日再上,《火鍋》的做法比較特別,撤檔沒幾天就宣布網路上線,這讓前幾天才花錢買票的觀眾大呼被坑。

鼎盛時期的85花們,在流量和資本裹挾下,她們的選擇有限,誰都不敢停下來。楊冪為了完成嘉行傳媒對賭協議的業績承諾「3年凈利潤達到3.1億元」,3年內拍13部電視劇,生下小糯米之後3個月就復出拍戲,趙麗穎在《花千骨》熱播后,一年拍8部戲。

而當潮水褪去,就到了真正拼作品、 拼演技的時刻,85花的集體轉型也算作一場自救。

現在她們開始逐步走上了事業的分水嶺,未來誰是85花的領軍人物,不用多久就能見分曉。

《醬園弄》后的世態炎涼

《醬園弄》這個名字之所以刺動人心,一是有真實案件做底,二是也因為醬園這兩個字也有某種污濁人世的代稱,台灣作家柏楊先生最著名的理論就是「醬缸文化」,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像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地流下去,但因為時間久了,長江大河裡的許多污穢骯髒的東西,像死魚、死貓、死耗子,開始沉澱,使這個水不能流動,變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個醬缸,一個污泥坑,發酸發臭,這就是醬缸文化。

而要讓這污濁之水流動起來的正是人們的向善之心和悲憫之情。

首先,家暴之中的女性理應得到社會的支持。

在一百多年以前,中國還是一個極為封建的社會,那時女性離婚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女人必須三從四德,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男性爛賭酗酒只有忍耐一途,詹周氏只是自由被剝奪、尊嚴被踐踏、生活被奴役、身心被破壞的底層女性之一,只不過,她採取了最極端的手段進行吶喊和反抗。

東亞社會殺夫題材通常很容易引起極大關注,畢竟殺妻者常見,殺夫者卻少見,一是以夫為天的觀念,還有就是男女體力上的差距,觀眾對女性如何起心動念動手殺夫特別好奇。

▲台灣女作家李昂在受詹周氏一案的影響,寫下了著名的小說《殺夫》,1984年被改編成電影,由曾壯祥執導,夏文汐、白鷹主演,關於夏文汐的故事,我們之前曾寫過。

而在一段婚姻里,女性到底為什麼動手,她們所遭受的暴力和痛苦卻被社會忽略了。詹周氏的悲劇從來沒有停止過。

2005年,CCTV新聞調查播出了一集特別節目叫《沉默在尖叫:女子監區調查》,採訪了11個殺夫女犯人,幾乎都是生性善良淳樸的農村婦女。

這些女犯人因為在長期的暴力之下走上了絕路,其中有一名女性叫安瑞花,她刺了丈夫27刀,被判無期。

▲安瑞花的丈夫長期酗酒家暴,用酒瓶戳瞎了安瑞花的一隻眼睛,她被打了二十年,從不反抗,直到最後一次。「她說不知道最後怎麼會動手殺人,那27刀是怎麼砍下去的,一片空白。『我可能是瘋了』。她說得很平靜。她在法庭上沒有為自己作任何辯護。」事發后,村裡700多人聯名為她求情,包括逝去丈夫的母親「她是沒辦法了呀」。

全世界都存在難以根除的家庭暴力,沒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諾給人幸福,但應該有制度使人可以避免極端的不幸。

——《看見》

2016年我國頒布了首部《反家庭暴力法》,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保護。

以上數據顯示,女性平均在遭受35次虐待后才選擇報警,這一現象背後隱藏著複雜的人性和家庭因素,以及社會對此類行為的扭曲認知。不幸的是,這種扭曲曾一度成為社會默許的常態。

家暴是一種身心的長期摧殘,受害者面臨的困境遠比我們想的要複雜和可怕,某種程度來說,家暴是極難「自救」的。

所以,它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干預,保護女性權益不受侵害,不關乎一個詹周氏的事,也關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

其二,女性渴望掌握自己的命運。

無論是案件中的詹周氏,還是飾演她的章子怡,或者爭番的八五小花們,我們在這所有女性身上看到的是,女性一直在努力地掌握自己的命運,努力想要在暗流涌動的大江大河中尋找到自己棲身之所,雖然在大時代浪濤之下,人類本身的努力有限得很,但不去做,又怎麼可以呢?

章子怡接受採訪時說道:

與《醬園弄》結緣,有時空望孤雲高,覺得是它對我灌頂。回溯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與哪一段結緣不是如此?

《醬園弄》這部電影,是隔著百年歲月仍然震撼人心的世情故事,也是當下炙熱的名利巔峰,有人在這裡狂呼,有人在這裡暗鬥,也有人在此努力,更有人在此頓悟,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各人有各人的境遇,陳可辛說「沒有非黑即白的人,當你周圍的世界一樣複雜時,生活就沒那麼簡單了。」

而在沒有那麼簡單的故事裡,可能在時代里僥倖逃脫的婦人,用陳可辛的看法,「非常有韌性」

人生海海,濁浪濤濤,讓我們能安然渡過劫難的,除了運氣,也許還得靠腔子里那一股無堅不摧的韌性吧。

附錄:

1、關於汪峰和章子怡的故事:熱點||無處安放的汪峰與無堅不克的章子怡

2、關於楊冪的故事:熱點||楊冪離婚,每一個八五后獨生女內心都是一個戰士

3、關於電影《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的故事:私薦||現在最敢講真話的,都是退休的人

4、關於夏文汐的故事:香江憶舊錄||張國榮、葉童、夏文汐……41年前的這部禁片後面到底有多少大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