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吳越怒撕造謠者:顛覆人淡如菊 加载评论...
資訊  扒點半吃瓜  2023-08-26

前段時間,51歲的女星吳越忽然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怒懟網友,並曬出幾張造謠自己的截圖,且還非常高情商地內涵了對方:

「人和動物應該是有區別的。不過目前動物比你們更像人,它們不造謠。」

吳越的做法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有人直言:

「內娛對於女明星全方位無死角的審判,卻對男明星各種寬容」,也有人為她叫屈——畢竟作為一個女演員,吳越已經足夠低調了。

確實,今年是她出道的28年,這期間經歷了出道即巔峰、無疾而終的愛情,以及「突如其來」的中年翻紅……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吳越始終以人淡如菊的低調作風存在著,卻仍舊無法免於被無良的報道惡意中傷。

好在她並非「小白兔」一味忍受,而是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回擊,反而為自己增加了「大女主」的味道,平添新的魅力。

1.文藝世家,出道即巔峰

造謠文章中,吳越「與中風父親相依為命,不婚不育成為父親終身的痛……」

但事實上,她的父親確實已經81歲了,不過卻並沒有說的那麼慘——其父名叫吳頤人,曾師從錢君陶等前輩大師,還曾做過上海閔行區的書畫院院長,是著名的篆刻大師。

去年年底,吳頤人藝術館還在上海正式開幕,並展出了老藝術家的書畫、篆刻作品200餘件。

吳越的母親雖然資料不多,但是也同樣是一位非常有涵養和文化的知識女性。

在這樣的家庭中出生長大,她自小就顯示出了超高的藝術細胞,加上她的性格非常乖巧文靜,所以氣質始終非常出挑。

從她自己曬出的童年與母親的合影能夠看出,吳越繼承了母親溫婉又靈動的氣質。

6歲時,她便在父親的帶動下,開始學習篆刻,幾年後還直接拿到了相關比賽的國家級金獎。

但吳越並沒有像父親期望的那樣,繼承自己的衣缽,因為在看過許亞軍主演的《尋找回來的世界》后,她便萌生了做演員的想法。

雖然父母最初並不願意女兒走進娛樂圈,但在和吳越深談之後,還是決定支持她的想法。

1991年,19歲的她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上戲,開始系統地學習表演。

而這時的陳建斌還在家鄉新疆烏魯木齊到處瞎混——他原本出生於一個家境不錯的家庭,但學習成績不好,沒考上大學,父母只好開始四處求人幫他安排工作。

由於長得不錯,陳建斌被推薦到了當地的話劇團,並很有天賦,他逐漸對表演開了竅。

而遠在重慶的蔣勤勤,則10歲就開始學習京劇,畢業后被分配到重慶京劇團工作,並於1992年被選中,參演了電視劇《媚態觀音》中出演女主角。

在吳越於上戲苦練表演的幾年裡,陳建斌也在20歲這一年順利考入中戲表演系,蔣勤勤則在1994年以藝考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北影。

三個人的命運齒輪就這樣在不同的地方轉動了起來,並在10年之後有了交集。

1995年,畢業之後的吳越遇到了電視劇《北京深秋的故事》,因此出道。

她的長相雖然不算大美女,但是卻自帶大家閨秀的風輕雲淡之感,加上目光中的澄凈、清冷感,很有辨識度。

因此出道的第二年,吳越便在熱播的《和平年代》中挑戰出演了軍旅女記者聞璐一角,並獲得了金鷹獎優秀女配角獎,一舉成名。

可以說,她是出道即巔峰的明星之一,那之後戲約不斷,又接連演了不少角色,積累經驗。

1998年,吳越被孟京輝相中,邀請其飾演了自己的話劇作品《戀愛的犀牛》。

原本定的男主角就是陳建斌,但當時的他卻窮困潦倒,因此選擇了片酬更高的電視劇,兩人錯過。

2.戀愛被截胡,人淡如菊?

孟京輝這樣評價吳越:「清新中帶點神經質。」

確實,吳越並非像大眾如今看到的那樣「人淡如菊」,她的身上其實還有一種別樣的韌勁,這一點從其處理感情上,也可以窺見一二。

2000年,陳建斌自己寫了一部作品《菊花茶》,和導演金琛正愁著找不到合適的女主角,便又將目光鎖定在了已經成名的吳越身上。

第一次看到她,男方便驚呼:「這簡直就是劇本中走出來的女主角!」

兩人隨即開始合作,且在過程中日久生情,哪怕當時的陳建斌一無所有。

這之後,吳越更是為了他北上,並自掏腰包在北京買了房子,與之同居。

為了提攜男友,她也不忘給陳建斌介紹各種資源,其中就包括日後讓他全方位展現才華的《結婚十年》及《喬家大院》。

拍攝過程中,陳建斌被飾演其妻子的女演員蔣勤勤吸引住了,兩人雖然在同劇組的其他人眼中是「水火不容」的關係,卻悄悄暗生情愫。

當時的蔣勤勤確實艷壓四方,她在北影讀書期間就是名聲在外的「三朵金花之一」,還因演過《康熙微服私訪記》《蒼天有淚》《青河絕戀》等作品火得一塌糊塗。

不過蔣勤勤也是對於自己的演藝事業很有規劃的人,她不滿大眾一味只看重自己的顏值,於是分別在《半生緣》和《喬家大院》中努力轉型。

而正是《喬家大院》這部戲,使得吳越苦心經營的5年戀情,無聲地走到了結局。

陳建斌甚至在拍戲結束后,直接回到兩人的家中,趁女友在外拍戲未歸,留下一封分手戲便拖著行李離開了。

2017年,蔣勤勤在背負「小三」罵名十餘年後,發文澄清,稱自己是在陳建斌與吳越分手之後,才與之在一起的,並非小三。

但明眼人一看便知,吳越是被分手的——這個事實改變不了。

據說當她回到家,看到空蕩蕩的衣櫃和房間,一度非常崩潰,還一度將自己關在房間,茶不思、飯不想。

父母得知后都趕了過來,陪伴她走過了最傷心的一段時光。

而直到次年,吳越在報紙上看到了前男友和蔣勤勤大婚的消息,她才得知了自己為何出局。

對此,吳越從來沒有主動說過什麼,每當被問到此事,她只是淡淡地回應:

「都過去了,放過別人才能放過自己。」

在事業上,她仍舊不慌不忙,每年都能拿出作品,卻顯得不溫不火。

只是憑藉電影《夜·明》入圍華表獎最佳女演員、憑藉電影《前妻》摘得百合獎最佳女演員等獎項,默默地證明著自己的實力。

也許從那時開始,吳越便已經不再像個「當紅女星」了——她不會炒作、沒有了感情的羈絆,就算是演戲,熱度也並不太太高。

這是因為,她或許從未將自己與藝人聯繫到一起,只認定自己是個演員,因此還耿直地表示:

「我知道大家都有好奇心,但我不願意把私事分享給大家。」

因此,吳越只拿作品和角色與觀眾對話。

這些年,她是《請你原諒我》中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的吳晴;也是《唐山大地震》中萬小登養母董桂蘭;還是《大秧歌》中男主角的娘趙玉梅……但演的卻基本都是配角。

直到2017年,吳越在《我的前半生》中出演了第三者凌玲一角——這是一個女三號,卻憑藉出神入化的演技,征服了大眾。

也讓吳越重新被觀眾看到——她並非如同想象中那樣人淡如菊。

3.顛覆性轉型,活成清醒的大女主

「我這麼濃烈的一個人,怎麼還說我人淡如菊呢?」

吳越曾經在線回應過關於身上的這個標籤,她一臉驚訝,非常困惑。

確實,隨著歲月的流逝,喜歡她的觀眾會越來越多地發現:

吳越並非想象中那般淡然。

最初,吳越是拒絕接演凌玲這個角色的,因為是「壞人,怕被罵」,但推薦她參演的閨蜜海清卻極力遊說,最終她放下芥蒂,接了。

不過該劇開播之後,她被罵到不得已之下關閉了社交平台的評論通道,甚至還在某次接受採訪時流了淚。

但是她流淚並非因為被觀眾誤解,而是直言看到網上有些網友或媒體為自己發聲:「不要上升到演員」,而感動萬分。

同學兼好友徐崢也親自致電,並寬慰她:

「你這部戲演得非常好,不要怕,你如果不演了就被他們帶著走了,你不可以這樣。」

不僅如此,父母在身邊的支持也是力量,父親甚至還給她寫了一首小詩:

「演員生涯自風流,生旦凈末刻意求;莫道常為座上客,有時也做階下囚。」

最終,吳越想通,並與自己和解。

那之後,她越來越通透,也越來越強大:

先後又拿出了《少年的你》中陳念的媽媽、《清平樂》中的劉娥,以及《掃黑風暴》中的掃黑辦主任賀芸等角色。

可以說,每一個角色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人生都有瑕疵,卻被吳越詮釋得淋漓盡致。

她的表演是潤物細無聲似的,而且從未臉譜化,卻能讓人分分鐘共情,哪怕她只做了一個動作或者僅有一個眼神。

但就是這樣一個低調拍戲、認真生活的優秀女性,也難免會被捲入世俗的疑問中。

接受採訪時,吳越常常被問到為何至今孑然一身。

她很坦誠,直言自己曾在30歲的時候也期待過穩定的感情,甚至還希望自己能和身邊的朋友一樣,有個孩子。

但是到了如今的年紀,她反而不再執念,並且會時常告訴自己:

「不要目的太多,自己覺得憂傷就憂傷,覺得美滿就美滿。」

換言之就是,自己取悅自己,不必執著於他人。

可以說,吳越如此洒脫,和家庭環境脫不了干係,在另一次採訪中,面對向來以快人快語出名的金星,她也相當鬆弛,尤其是面對結婚生子的話題。

吳越表示,自己的媽媽常常被別人調侃「女兒年紀大了,怎麼還不結婚」的話題,每次都異常清醒地回懟:

「她估計也就這樣了,反正地球繁衍後代又不靠她一個人。」

如今的吳越過著自己最自在的日子,雖然不如蔣勤勤那般看似圓滿,但一點也不差。

她每年都有不少新作出爐,雖然不再是萬眾矚目的女主角,但卻成了優質作品的保障。

顯然,吳越用實際行動反駁了所謂的「中年女演員沒有市場」這句內娛共識,隨時隨地處於一個女人的黃金年齡。

或許,這也是她反駁造謠者、獲得大眾讚美的底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