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2》首播口碑不低,昆蟲探案故事新穎,刑偵懸疑劇又出黑馬?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5-21

「這叫馬里科帕須蟻,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毒的昆蟲。」

這是《破繭2》中的一句台詞,是案情關鍵,其實也是引子,引你入戲。

初聽這句話,或許你會覺得沒什麼。

可如果緊接著,就是昆蟲殺人的直觀畫面呢?

一群馬里科帕須蟻,順牆壁而上,無聲無息間,將一個又高又壯的泰國成年男子吞沒。然而這一切並非意外,而是一場蓄意謀殺。被害者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喊叫,已被這致命的殺手軍團拿下。

究竟是什麼樣的劇能有如此尺度?

《破繭2》。一部國內少見的中泰合作的昆蟲探案題材懸疑劇。

一部小小的網劇,卻成為褲繼《微暗之火》和《新生》后白夜劇場的第三部,一口氣放出6集,口碑真不低。

故事開場,就以「蟲」為探,以「奇」為引,融合懸疑、推理等元素,帶來一場高密度、快節奏的獵奇推理。

這幾年,刑偵懸疑劇,明明是國產劇中炙手可熱的類型,卻難有佳作登場。

口碑大爆的《漫長的季節》,嚴格講不算真正的刑偵懸疑劇,剩下一部《塵封十三載》,口碑尚可,熱度跟不上,還是差點意思。

如今就憑一部張耀等原班人馬回歸的小破劇,就想逆襲?

可一口氣看完6集之後,我連發感慨,《白夜追兇2》這樣的大菜還沒上,暑期檔倒是先來了個意外驚喜。

一句話,刑偵懸疑劇有硬貨了,還為今年的暑期檔國劇,添了把火。

1:入戲

《破繭》這樣缺乏頂流撐場、大IP助陣的中小成本刑偵懸疑劇,憑什麼拍到第二季,還加入了白夜劇場?

就憑三個字:不廢話。

開篇第一個場景,就是案子。

泰國紅燈區,一場謀殺案發生,一個美麗的風俗女慘死當場,也隱隱埋下伏筆。

按報案人出租司機喬普拉的供述,他來到紅燈區,看到打開的門,一位妙齡女子躺在床上,但掀開床單的一刻他發現,姑娘背上遍布傷痕,像是被小刀一刀刀切割,已經沒了氣息。

所以他直奔屋外,大聲喚來警察。

這開場,一上來就勾起了我的興趣,刺激。但真相,可能恰好相反。

鏡頭一轉,泰國警方趕到現場展開勘驗,警長瓦拉里洛(徐志賢飾)一眼認出了正在現場勘察的中國女警金靈(楚月飾),然而接下來的一幕,卻讓金靈吃了一驚。

警方現場逮捕的一名「嫖客」,竟然是她熟悉的——景天?

景天大聲用泰文解釋,自己不是嫖客。泰文是從翻譯軟體現學的。

很快,警方順藤摸瓜,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前警察同事派吞,但景天發現,事情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

就這樣,本季三位主角景天、金靈(楚月飾)和瓦拉里洛聚齊,一場蟲探之旅,開始了。

而三人首先面對的挑戰,就是撲朔迷離的紅燈街區女屍案。

就在抓到嫌疑人不久,報案的印度人喬普拉,用柔術越獄了。

更奇怪的是,在越獄之前,喬普拉偷進隔壁的監牢,狠狠揍了派吞一頓。

很明顯,兩人並不像裝的那樣素不相識,而是早有恩怨。

警方順藤摸瓜,發現喬普拉一直在泰國尋找派吞。

那為什麼派吞被揍的時候一聲不吭,反倒眼睜睜看著他離開?

又為什麼喬普拉好不容易找到了派吞,卻在折磨他一頓后,就這樣從警局逃走?

帶著疑問,警長瓦拉里洛帶著景天趕到派吞家,景天卻提醒瓦拉里洛不要入內,因為他看到了一種致命昆蟲——刺客毛蟲。

至此,第一樁案件中的殺人昆蟲浮出水面。

而蟲探三人組,一個來交流學習的中國警察,一個泰國警長,一個擅長昆蟲追兇,一個有敏銳的辦案直覺和執法權。

這真是個完美的探案組合。從迷案出現,犯罪嫌疑人被抓、脫身,連環殺局、新的懸念出現,案情緊鑼密鼓,我已經徹底入了戲。

很明顯,案情背後,有人做局:派吞。

他假裝被制服后被迫告訴喬普拉想知道的秘密,其實是引讓他到自己家裡,就是要利用房間里的殺人裝置殺人,替女死者報仇。

可喬普拉為什麼死追派吞不放,又為何虐殺無辜的風塵女?

景天的昆蟲探案能力在這個案件中,到底會如何運用?

昆蟲,又是如何被派吞用來設計成殺人裝置,令喬普拉自投羅網?

看下去,才能迎來破繭時刻。

2:6集3案,信息量爆炸

《破繭2》不僅僅昆蟲手段讓人好奇,密集的罪案劇情也十分吸引人。

6集3個大案,劇情節奏快如閃電。

前一個案件,是引子,引出探案三人組,為防劇透,不能再說,直接說後面兩案。

首先,馬里科帕須蟻殺人案。

這個案件圍繞蒲熠星飾演的劉曉禹殺人和自殺展開。

劉曉禹,正是為主角景天來泰國接站的師兄,兩人關係親密,但男主卻發現在國內性格開朗的師兄,患上抑鬱症。

更奇怪的是,劉曉禹養了一群毒性致命的螞蟻,這就是案件中的,馬里科帕須蟻。

而就在景天來泰國不久,兩人的房東,

被一群馬里科帕西蟻,咬死了。

還沒等男主懷疑劉曉禹,這位充滿希望的學子就一身西裝革履,被車撞死在老師同學聚會的門口,這一切,不合常理。

看上去是意外,但更像是他以這樣的形式,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如果說房東之死,是劉曉禹驅動昆蟲的手筆,劉曉禹之死,卻是用意外掩蓋的自殺。

但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

劉曉禹跟房東並無恩怨,為什麼要殺他?

還有一種可能:交換殺人。

但劉曉禹為何要幫人殺人?他自己又為什麼要求死?

懸念待解,男主景天卻陷入精神危機。

從上一季馬可的角色,到蒲熠星的角色,身邊的人接連出事。

這難免令男主認定,自己是柯南體質,走到哪裡,哪裡就出事。

但女主的一句話,卻帶來了不同的視角:不是他到哪裡,哪裡就出事,而是他到哪裡,就能找出真相。

而下一個案件真相,馬上就來了。

其次,毒蜂殺人案。

劉曉禹的死,又牽出了他的導師,唐教授。

而唐教授也剛剛經歷了一場同僚之死,曾和他同在一研究所的另一位昆蟲學教授,之前死於一場意外:毒蜂殺人。

一場田野考察中,一群毒蜂忽然發狂一樣圍攻他的一名學生。

為了保護學生,教授奮不顧身衝出來抵擋毒蜂。

最終學生們獲救,教授卻在毒蜂的圍攻下,慘死當場。

這一連串死亡事件,作案的是昆蟲,但主導殺人的,卻不是昆蟲,是人。

而且很明顯,案件與案件之間,存在關聯。

如果毒蜂殺人不是意外,而是被操控的,那麼殺死教授的是誰?這場被製造的意外,和劉曉禹之死,又有什麼關係?

劉曉禹是來泰國患上抑鬱症的,並且還離開了導師唐教授的項目,是不是他看到什麼?

那麼精通昆蟲生物學的唐教授,是否又與毒蜂殺人案有關?

故事,開始讓我上頭了。

3:觀感

《破繭2》更新6集,給人最直接的觀感就是:爽。

終於有一部刑偵懸疑劇,幹了刑偵懸疑劇,該乾的事。

劇情節奏飛快。

6集3個案子,更勝在在探案流程以及推理這一塊兒,劇情節奏拿捏得恰到好處。

直接以昆蟲破案的視角展開各種案件,不拖泥帶水,不說廢話,不主打戀愛不注水,干就完了。

還有,昆蟲探案,在劇中可不是幌子,而是所有案件的重點。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對昆蟲殺人、昆蟲追兇探案一開始必然會有些陌生。所以,如何帶領路人觀眾走進劇情是前幾集的關鍵,如何展示景天昆蟲探案的個人能力,也是重點。

故事由一起紅燈區殺人案展開,又盤生出男主的好友自殺案、交換殺人案、胡蜂誘殺案、紅綠色盲蜂殺案、山村蝴蝶詛咒案、連環殺人焚屍案。

案件龐雜,節奏飛起,懸念,始終沒有斷過。

故事通過主角團破案科普昆蟲殺人,再以不同的案件,來展現主角景天高超的昆蟲破案能力。

咱們的主角,可以迅速判斷出兇案現場的昆蟲類型,也能結合昆蟲信息,倒推兇手作案手段和殺人機關。

總之,6集下來,昆蟲探案,已經深入我心。

國產刑偵懸疑劇雖多,但像《破繭2》這樣,專註昆蟲探案的,還真是頭一次見。

層層鋪開的懸念,不得其解的謎團,牽動人心。

將我們完全代入了蟲探織就的世界。

國產刑偵懸疑劇,終於找到了另一條新路。

4:演技

《破繭2》是雙男主設定,雖然並沒有太多大名氣的演員,但整體演員演技,並不弱。

首先,男一號張耀。

他飾演的景天是貫穿兩季的核心人物,而這位年輕的演技派顯然又撐住了戲。

相比許多同年齡演員,張耀表演最大的優點是夠自然,沒有擠眉弄眼的表演,不會五官亂飛、裝腔作勢,更不會時刻耍帥。

他的每個表演,都是為角色服務的。

尤其是對於景天這個天才型人物,張耀很好地演繹了人物的眼神,帶著一種專註的睿智感。

從《少年游之一寸相思》開始,他的表演就很少令人失望,希望他把好狀態保持下去。

可惜他與泰國演員徐志賢碰撞出的火花並不強烈,還是在各演各的。

雖然雙男主不算齣戲,但兩人的化學反應,也並沒有為整部劇加分。

但,其他配角的出現,著實讓我眼前一亮——

第一位,朱剛日堯

這位老牌實力派一登場,老奸巨猾的氣息就已經撲面而來。

在與男主對戲時,一幅溫文爾雅循循善誘的導師氣象,可總覺得這個人物哪裡不對勁。

朱剛日堯的表現不動聲色,卻就是能把觀眾的目光吸引過去。這就是好演員的魅力。

之前朱剛日堯多半飾演《覺醒年代》中的胡適這類正面角色,沒想到演反派也出彩。

唐教授這個角色還在鋪墊,後面情緒爆發戲份應該才是真正的驚艷時刻。

第二位,張鐸

張鐸的戲份近乎客串,一場為救學生獻身的戲份演完,就領便當了。

但就這麼一場戲,張鐸的演繹層層遞進,從遇險后的緊張到奮力營救學生,又揮手讓後面的學生不要過來,最後倒在毒蜂的圍攻中,穿透性極強的表演,瞬間將觀眾拉入戲中。

第三位,房子斌

房子斌這兩年一直以配角的身份,遊走在各種題材,這回飾演的是一名好警察。

開場涉及他的劇情不多,但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卻能讓人感覺到他身上作為老警察的經驗,跟男主的對手戲,尤其精彩,那種同屬於好警察的直覺,令觀眾猛然一怔。

第四位,蒲熠星

出人意料的不錯。

曉禹這個角色,從一開始接人調侃師弟的輕鬆歡快,到後面的遲疑隱忍,再到自殺時的恍恍惚惚,表演節奏、語氣和神態轉換非常自然。

甚至可以說,是讓人印象深刻。

老戲骨演技靠得住,新演員演技也不弱,劇就有的看了。

5:刑偵懸疑劇「破繭」

近幾年的國產刑偵懸疑劇,其實陷入了某種瓶頸。

尤其是在《白夜追兇》、《沉默的真相》等創造的一波高峰過後,接下來的作品,雖然整體水平上了一個台階,製作越來越美劇化,也越來越精良。

但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卻越來越少。

國產刑偵懸疑難以突破,究竟是為什麼?

在我看來,刑偵懸疑劇最大的問題在於作繭自縛。

後來者總是試圖複製前作的成功,使用更多的反轉,營造更多的年代感,或者是將更多的元素相互融合。

但結果卻常常陷入到「為了懸疑而懸疑」困境中,或是陷入到對過往成功作品的簡單模仿中。

最近幾年高開低走的刑偵懸疑大劇,多半如此。

這些劇集將觀眾的胃口高高吊起,最後卻輕輕放下,歸根到底,是貪多嚼不爛,元素過多,反倒講不明白一個好故事。

而《破繭2》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專註。

故事簡單直接,就是主打昆蟲探案,第一季成功了,第二季繼續深挖。

雖然不能說前六集沒有情節破綻,個別年輕主演的演技也比較生澀,但能用心講好一個懸疑、刑偵故事,而不是掛羊頭賣狗肉,故弄玄虛,搞得到處邏輯不通,就已經好於許多同類作品。

追劇時,我能完全代入景天的立場,同時也能在長線破案中,共情警方或焦灼或快意的感受,甚至為一種種殺人昆蟲,毛骨悚然。

這就是刑偵懸疑劇應有的,「沉浸式破案」的感覺。

專註破案,就能撥開獵奇、血腥的表層,深入其中,思考迷局。

不僅讓我們看到精彩紛呈的破案故事,更讓劇情更貼近現實,折射出人性、社會的千姿百態。

故事中,殺人的是昆蟲,但驅使昆蟲殺人的,始終還是人。

以蟲為探,專註破案,國產刑偵懸疑劇,才能破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