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懸疑題材新探索 《微暗之火》研討會在京舉行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5-21

5月20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網路劇《微暗之火》研討會在京召開。為沉澱劇集創作經驗、激發創新活力,出品方、播出平台、主創代表、專家學者及媒體代表參與本次會議,共同圍繞《微暗之火》所展現出的懸疑題材的新探索、新敘事和新觀照等多個角度展開交流。

《微暗之火》由千禧年跨年夜的羅生門案件引入,濃重的懸疑氛圍一開局就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懸疑感很足」「線索環環相扣」等評價陸續被收入囊中。研討會上,製片人張書維表示,《微暗之火》從2018年開始籌拍,初衷是希望能做出一部不一樣的劇集。因此,這部作品無論在文本還是拍攝手法上和其他劇集是有一定區別的,它由懸疑展開、揭露人性,探討女性的困境,是一部「情感+懸疑」的劇集。無論是在前期的劇本創作,還是中期拍攝和後期製作,都有很大的難度,這是導演的一次實驗性突破,對整個團隊而言也是一次具有特殊意義的挑戰。

絲滑嫻熟的鏡頭調度、耐人尋味的構圖色調、復古還原的場景道具還是恰到好處的配樂聲效,都充滿了電影質感。作為曾推出《追風者》等大熱優質劇集的導演姚曉峰在《微暗之火》這部頗具實驗性的作品上,有著自己的創作心得。他認為,懸疑劇是打開人性的最好方式,可以直擊人性的最深處、最暗處。雖然真實的人性沒有絕對的好壞和善惡,但創作藝術作品一定要歌頌真善美。觀眾能夠從劇中看出人性的善良,因為這部作品想表達的是「人在困境里如何被美好的、充滿詩意的、屬於精神的共鳴所救贖」。

《微暗之火》領銜主演張新成看來,其飾演的主人公周洛是一個非常富有張力的角色,也是一個兼具反叛精神和悲憫人性的救贖者。在對角色深入體驗的同時,他也完成了對於自身內心的新探索。這部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在於電影的質感、少年的荷爾蒙感,以及對美的深度詮釋,這些都給予了他很強的信念感,幫助並支撐了他的表演。在劇中,大量的蒙太奇鏡頭描繪了社會風景和男孩內心的掙扎,這種不以台詞推動劇情,而是通過畫面和氛圍來表現的方式,為影片賦予了濃厚的電影質感。

近兩年來,各平台的懸疑劇場爆款頻出,懸疑劇成為觀眾矚目的熱門題材。1905電影網董事長李瑋認為,《微暗之火》離人、人心、現場、觀眾,離藝術夠近。藝術的價值在於引領而不是迎合,這部劇真正實現了「引領」的價值。一直以來,懸疑劇都是國產精品化不可忽視的力量,1.0版本的懸疑劇更追求情節的複雜和視覺的衝擊,而以這部作品為代表的2.0版本則在影像語言和主題深刻表達上有所進步。其在人設、敘事、結構上開啟了一種創新的路徑,形成了高度新穎的整體觀感,即使在精品劇迭出的當下,也可謂是一部非常出彩的作品。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表示,《微暗之火》的播出對行業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鼓舞,它提供了廣播電視與網路視聽深度實現台網融合的優秀範例。此外,這部劇雖然借鑒了類型劇的創作路徑,但並沒有被其捆住手腳,跳脫出了用西方類型片理論解釋中國影視劇創作實踐的束縛,轉而通過發掘生活當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去描寫、去塑造,展現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在該劇播出過程中,隨著故事的不斷推進,劇集背後關於熟人暴力的話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熱議,「熟人社會」背後的社會心理和社會機制也受到了關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認為,《微暗之火》的表達題旨豐厚而不確定,值得反覆品味。它具備心理劇的鮮明特點,即注意刻畫主要人物的內心活動,追蹤其微妙細膩的神態變化及其無意識根源。與此同時,它又通過有意識地營造懸念、閃回、追蹤等鏡頭組合,激發起觀眾的好奇心和觀劇熱情,滿足觀眾窺見真相、洞悉社會奧秘和反思人生的願望。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表示,《微暗之火》用現實主義精神與浪漫主義情懷相結合的方法塑造了周洛、南雅等主人公,這超越了對現實主義片面的、狹隘的理解。 「只要我們在創作裡面從始至終貫穿了對時代、對人民負責任的精神,就能夠處理好各種題材,塑造好各種各樣的人物,使觀眾都能從中吸取培根鑄魂的營養,奔向一種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