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歲過氣「超女」現狀曝光:沒錢,租房種菜 加载评论...
資訊  周沖的影像聲色  2023-07-17

在這個快得瞬息萬變的時代,每個人都在人間趕路。

"急急急!"

"快快快!"

"再不快點,就來不急了!"

永遠都在催,永遠都在拼......這幾乎是所有人的狀態。

但忽然有一個人,用她緩慢的、安靜的生活,告訴我:

"慢下來,你不會失去什麼。"

她叫黃雅莉

看到這個名字,或許有人一頭霧水:誰?

有人想起她來,卻遺憾地說:哦,05年超女啊,可惜早就過氣了。

對。

她是一個過氣女歌手。

近些年,機會不多,曝光不足,不算大紅大紫,也未有出圈之作。

在娛樂圈裡,她平凡如你我,沒有大名,未得暴利,熱搜上找不到她,節目上少有她的人影。

但平凡如娛樂圈社畜的她,依然在無人知曉的地方,笑著,走著,把生活過成了詩。



2005年,16歲的黃雅莉參加超級女聲。

拿下全國第六名。



可惜。

曇花一現,後繼乏力。

她做過很多努力,發單曲,發專輯,出書,擔任節目主持人,參演影視劇。

都沒有激起大的水花。



她積極地爭取。

何炅說,黃雅莉每次見到他,都會問:

"哥哥我有沒有機會唱歌?"



唯一的願望,是辦一場演唱會。

不是商業的。

只是唱給自己的歌迷聽。

可惜,都無法實現。

"我出道第8年的時候,

有人說要給我開演唱會。

然後我特別興奮地準備了我所有的曲目。

我想,我終於可以開演唱會了。

但當我準備好曲目之後,他們跟我說:

不好意思,撤資了,這個演唱會開不了了。"

撤資的理由是:不賺錢。



她無可奈何。

失望過1000次的人,在第1001次失望到來時,滿心灰涼,周身無力,湧上一種命定的絕望。

但也激起一種不認命的倔強。

她想,為什麼我不自己造一個舞台?



沒錢租場地。

能不能找一個不要錢的地方?

她想到改裝卡車,做一個移動的舞台,像吉普賽人的大棚車。

幾近於孤注一擲。

她將自己所有積蓄,買了一輛卡車。

沒錢請工人了,她就自己電焊、鋸木頭、接通水電。



經歷多少不易,多少辛苦,已經不用再說。

很快。

真正的困境來了——

真的沒錢了。

她想到向藝人朋友求助,於是,就有了"借光計劃"。





所謂"借光計劃",更像是"借垃圾計劃"。

向明星們借來舊物,改造,用在自己的演唱會上。

那段時間。

她借啊,借啊,所有人都被借了個遍。

她在圈裡,甚至有了"破爛王"的綽號。



但幾年以後。

也就是2015年年底,她出道十年,她的舞台來了。



粉絲的畫,被她設計成裙子,穿在身上。



她說:

粉絲覺得,她是他們生命里的一束光。

但因為他們的愛,她也終於有了光。



這些年。

黃雅莉一直沒什麼工作。

出道多年,也買不起房子。

只在北京郊外,租了一個90年代的舊房子。



房子是兩層的老房。

帶個小院。

她投注了所有心力,把它變成家。



有人說:租來的房子,有必要花費這麼多人力物力嗎?

她卻說:"房子是租來的,但日子不是租來的。"



她花了兩個月,親自把這個家翻新。

先買來漆。

將房子內外,全部粉刷一遍。



原本長滿雜草的院子。

她一鋤鋤,一鏟鏟,全部清除。



並鋪上磚石,圍上柵欄,分出菜畦,在這裡種菜養花。

周圍還種了幾叢鳳尾竹。

意境與實用,全部在線。



從此以後,吃的菜,不用再購買。



她種了黃瓜。



番茄。



辣椒。



還種了石榴。



櫻桃。



她採摘地里的菜蔬,做成美味的一日三餐。



她說,如果幸運不找上門,那就用小確幸,來填滿生活的糖罐。



堆滿雜物的角落,也被她清理出來。



鋪上地板。

放上蒲團。

並搭了一個非常有風味的頂棚。

一下子,雜物角變成了一個詩意的、愜意的涼亭。



她在院子里種花樹。

春天一來,滿院繽紛。



秋天一來,銀葉葉黃,整個家都是金色的。



她將廢棄的馬桶,變成花盆。



在院子里種滿繡球、蝴蝶蘭、菖蒲......

花前月下,與一二好友,品茶交心,人生夫復何求。







院中有一棵樹。

如果有朋友帶孩子來,就成了孩子的樂園。



另外。

屋內也煥然一新。

原來,房子是老式的、清冷的。



黃雅莉換了樓梯,在樓梯牆上掛上畫。

一下子。

非常溫暖,也非常有藝術感。



這牆上的畫,都是她親手創作的。



其中一幅《星空》,是她用吸管,一根一根,拼接而成。



她的動手能力非常強。

也享受其中。

她會用廢棄的樹枝做燈。



用非常原生態的枝幹做柵欄。



她會在廚房裡,研究甜點。



如果有朋友來,讓大家品嘗到美味,她會非常開心。



在這個家裡,她還設置了一個水吧。

可泡茶。

可沖飲。



還給自己留了一下專門製作手工的工作區。



有人問她,你不怕自己裝的漂漂亮亮的房子,房東突然不租了嗎?

她說:"我想過了,我不怕,因為我在哪,哪裡就是家。"



她給她的小屋起了個名字:山田心。

山,是有親人朋友,如泰山可依。

田,是有四季三餐,便衣食無憂。

心,是有熱愛生活的心,就稱心如意。

所以,前去拜訪的王鷗感嘆:

"她是真正在生活,而我只是活著......"





而她的感情,同樣很慢。

兩人相戀17年。



從16歲開始,直至如今。

牽著的手,從未放開。

他們年少相識。

之後,她成了藝人。

他做了幕後導演。

圈子複雜,路起伏不定。但感情依舊。

他們會一起去露營。



去旅行。



去滑雪。



去攀岩。



一起經營他們的小家。



一起迎新年。



一起度過余年末日。



時光湍急而下。

但他們在一起,也有細水長流的浪漫。

在他面前,她可以永遠做個長不大的女孩。



在她眼裡,他是生命里最溫暖的靠山。



黃雅莉32歲那年,兩人領證結婚。

相戀16年,扛過13年異地戀,從16歲等到32歲,從身穿校服等到一襲白紗。

這段愛情,如此漫長又篤定,如此純粹又堅固。



後來,他們掏出積蓄,買了一輛房車。



黃雅莉又親自動手,打造一個"移動的家"。





改內飾。

增空間。

做柜子。



冰箱,烤箱,水池,餐具......全都備齊。



車內是暖春。

車外是整個世界。

而他們穿過世界,穿過四季,心始終在一起。



房車改好后,他們駕車過山林。



走滇藏。



過高原。



看南迦巴瓦峰金頂。



發現"大地之樹"。



將空飲料瓶,做成星星燈。





疫情期間,她被困在青海的一個高速服務區6天。



遇見此類事件,誰都崩潰、焦躁。

但黃雅莉非常開心。

覺得是難得一見的生命體驗。

"簡直是過年。"

洗澡沒水,需要去很遠的地方打,她開心地拎著一隻桶去打水。

"就像小時候一樣好玩。"



她在高原的陽光里,拉起繩子曬被子。

晚上睡覺時,被子有陽光的香味。

她說:"那是太陽親吻我的味道。"



被困的6天里,她認真烹飪,活在當下,接納命運的一切意外與驚喜。



高原一到夜裡,星星大如斗。

她搭了帳蓬,感受星辰的璀璨,宇宙的浩淼。



她從未在困苦中,自怨自艾,自我損耗。

她接納一切發生。

並從中體會到生命的另一種意味。

有人說,黃雅莉很不幸。

同時出道的李宇春、周筆暢、何潔,都大紅大紫。

但她一直不溫不火。

何其不公。

但黃雅莉笑著說:我擁有的,你們未曾發現。我抵達的,你們或許無法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