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輝女兒已17歲,看到她的正面照,網友:張家輝基因真強大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6-13

張家輝在影迷觀眾心中,口碑一直很好。作為港圈新晉影帝,他會演戲,為人隨和低調,從來沒有明星架子,無論出席任何活動,都不會擺譜。

平時被粉絲偶遇,也都會親切地和他們合影、簽名。

他外出一般都是和妻子關詠荷一起,夫妻倆感情很好,家庭和睦、溫馨,結婚多年仍恩愛幸福,羨煞旁人。

張家輝與關詠荷兩人都已經59歲,馬上60歲了,依然能夠保持這樣的親密關係,在娛樂圈並不多見。

可見,沖淡夫妻情感的並不是時間,而是對婚姻的誤解。

2009年,張家輝憑藉《證人》奪得影帝,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他第一句話就是感謝妻子關詠荷,聲稱沒有老婆就沒有他今天的成就。

此話不假。當年張家輝愛慕關詠荷,而兩人的身份卻極不匹配,關詠荷已經很紅了,而張家輝卻還只是個窮小子,沒什麼名氣,前途未卜,甚至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退圈。

不過張家輝身上也有優點,就是為人低調、老實,放眼整個演藝圈,都是風流種,像他這種老實人還真的不多見。正是如此,讓張家輝有機會接近關詠荷……

張家輝只是象徵性表白了一次,沒想到竟然成功了,搞得他以為自己在做夢。所以不止一次,張家輝開玩笑地問關詠荷:「你為什麼會選擇我?我什麼都沒有。」

能夠追求到關詠荷,張家輝真的是燒高香了,因為關詠荷不僅人長得漂亮,性格溫柔賢惠,甚至為了張家輝,還放棄了 大好的事業。按照關詠荷的發展,她當時已經是港圈很有名氣的演員,繼續努力,名氣恐怕不亞於劉嘉玲。結果和張家輝結婚之後,關詠荷毅然決然放棄了大好前程,全力輔助張家輝。

2000年「陀槍師姐」之後,關詠荷離開了TVB,簽約到唐人影視,將發展重心放到內地,可此時她已經有了退意。

2003年,關詠荷生下女兒張童,張家輝開心到跳起來。晉陞為父親,他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同時他也愈發感覺責任重大,那段時間是他壓力最大的時候。

他和其他的老牌港圈男星不一樣,隨便演個角色都能爆火,他沒有古天樂的顏值,也沒有梁朝偉的演技,要想在這個圈子混,真的比登天還難,一時之間,張家輝也不知道怎麼辦。

這個時候,賢內助關詠荷出場了,她建議張家輝改變以往的思路,不要大量接片,以前張家輝覺得,只要有機會就上,總有一天會被觀眾記住,量變才能產生質變。

但是關詠荷告訴張家輝,不能再這樣了,因為張家輝沒有自己的特點,量變非但不會產生質變,反而會讓他這張臉在觀眾心目中變質,要想真正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員,只有塑造好一個角色,真正走進觀眾內心,這樣才能成功。

張家輝聽取了老婆的意見,從那以後,不會什麼戲都接,都會好好看看劇本,而且一些純粹打醬油的角色,他也不會再接。

這套邏輯果然適用於張家輝,減少接戲量的他,反而像開掛了一樣,每一部戲都極具質量,每一個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黑社會》里,他飾演的「飛機」吃勺子的一幕,讓觀眾過目難忘。

也正是出彩的表現,讓他被提名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那一刻,張家輝感覺自己好像距離成功,越來越近了。

成名之後的張家輝,經常曝光在大眾的視線中,被捧上影帝寶座之後,他的身份立馬就變了,成了當時香港影視圈最炙手可熱的新人。

只有關詠荷知道,他不是新人,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她,是這個成功男人背後,最大的功臣。

關詠荷也多次被問及,會不會後悔為了家庭退出影視圈。關詠荷說,一點也不後悔,如果重新選擇一次,她依然會選擇家庭。

把丈夫捧成功了,接下來關詠荷還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陪伴女兒長大,保護好這個家。

女兒張童還小的時候,他們一家人外出,被媒體記者拍到,關詠荷總會第一時間捂住女兒的臉,不讓鏡頭拍到她。關詠荷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所以張童小的時候,媒體的鏡頭拍到她的照片並不多。張家輝出席活動時,也大部分和關詠荷一起,女兒並未露面。

直到張童長大,偶然有一次,他們一家三口出席活動,被媒體記者拍到,此時女兒已經十幾歲了,面對鏡頭絲毫沒有躲閃,反而是大大方方,這也是張童長大之後,為數不多的一張正臉照。

網友看到照片之後,瞬間不淡定了!

只見張童穿著簡單素雅,眼神很溫柔,笑容甜美,氣質和母親關詠荷很相似,而眉眼卻像極了張家輝,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臉上還有依稀可見的酒窩。還有一點特徵很像關詠荷,就是眉毛比較濃。

不過乍一看,還是比較像張家輝。網友忍不住感慨,看來張家輝的基因實在是太強大了,父女共用一張臉啊!不過,女大十八變,相信張童肯定會越變越好看的。

從照片看,張童的身高也不矮,加上還在長個子,以後絕對和母親一樣,是天生的模特身材。

張家輝對妻女的眼神滿是寵溺,而是越來越有「老父親」的感覺了。

看來,關詠荷對女兒的陪伴和教育還是比較成功的,張童將來肯定是很優秀的女生

有人疑惑,現在不是流行星二代嗎?女兒條件這麼好,張家輝為什麼沒有把女兒帶進圈?或許,他根本就不想女兒進圈吧,他還是想女兒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

比起一些男星的傳統思想,這樣的思想反而更正確,因為自己「在這個圈子成功」,就想讓兒女來繼承這份「成功」,這樣對孩子不一定是幫助,也許會害了孩子。再說,這個圈子本就紛繁複雜,當父母的,都希望孩子簡單一點。

張家輝和關詠荷大概就是這麼想的,否則,當年關詠荷也不會退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