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紅樓夢》,《封神第一部》贏得掌聲不奇怪 加载评论...
資訊  墨娛  2023-08-12

大場面到底是什麼?大場面在前幾年某些電影的宣傳操作之下,已經在觀眾心目中形成了「詐騙套路」,所以僅僅只是宣傳大場面,很容易給人造成「花10元的資金做5毛的特效」的刻板印象。

就像是「狼來了」的故事,被騙多了,大家都對所謂大場面產生了反感。

《封神第一部》一開始就宣傳過大場面,再加上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上映,看起來不那麼有底氣的樣子,於是坊間早已流傳起「爛片預定」的說法,

講真啊,我在親眼看到電影之前,也感覺它是個爛片。

特別是那個集齊所有人物的海報,廉價感撲面而來,不知道是找的哪位「人才」做了這麼一個不分主次的人物海報,必須扣雞腿。

在一片質疑聲中,電影方終於回過神來。宣傳口變成了「質子團」(的好身材),好傢夥,這下精準挖出了觀眾們的隱藏屬性。

這個隱藏屬性是什麼呢?看看椰樹直播間有多火爆就知道了。

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陽光硬朗小哥,光是看他們簡單擺個Pose就覺得賞心悅目。

更何況質子團拍攝的這些質感極強的時尚大片,滿屏荷爾蒙氣息撲面而來,真就是一個男默女淚啊。

東方男性的審美,被烏爾善拔高了好幾個檔次。

他們就像新鮮採摘下來的,還滴著露珠的水果,觀之清爽清新,又帶著醉人的香氣。

想想我們或多或少都給內娛奶油男買過單,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弱柳扶風的男子佔據一半江山,如今我們應得的福報來了,再拒絕如何能對得起自己……

前面說是拔高了審美檔次,其實是回歸了正常的審美觀。

質子天團只是一個契機,恰恰是這個契機給《封神第一部》的宣發打開了一個新穎的突破口。

在大銀幕上,觀眾將感受到動態的陽剛之氣。

古裝年輕男子通常以鮮衣怒馬少年郎來形容,給人的印象,就是騎著白馬的翩翩少年,乾淨無暇歲月靜好。

可他們,是穿著盔甲,拿著滴血的武器嘶吼著衝出火海的武士,猶如幽靈戰車一般踏入敵陣,氣勢恢宏,瞬間就給感官上造成強烈衝擊。

這若是用替身,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個個都是真騎馬,真射箭,高難度的馬術動作他們也都做到了。

這本身就是對內娛現狀狠狠的「打臉」。

《封神第一部》開拍之前,劇組早早就開始海選,從15000人中選拔出20多人後,開始六個月的封閉式集訓,中途受不了的也有,最終留下來的人,才有資格候選為電影中的一員。

新人每周要訓練6天,早晨5點起床做體能訓練,晚上9點才可休息。

一周上五次表演課,另外,以「禮、樂、射、御、書、數」的「君子六藝」為基礎,有武術、馬術、弓箭、塑身等動作課程。(這裡面單獨拎一個課程出來就是很大的花銷,據了解,外面報班學馬術一節課就要500~1000元)

除了表演課和訓練,他們還被輔以科學的營養配餐,還有鼓樂課、古琴課等音樂課程,以及先秦文化史、禮儀課、影片賞析等文化課程,真正做到了文武雙修。

這個階段,很像《紅樓夢》當年的做法。

當年《紅樓夢》就是先海選,再封閉集訓,琴棋書畫、古文研讀、儀態舉止,每個人都得學,期間不允許隨意離開。

很多演員經過集訓之後,氣質產生了極大變化,與書中人物更為貼合了。

烏爾善算是拾取了文藝界選人規則的「遺珠」,用最傳統最繁瑣的方式,選出了最合適的人。

就沖著這份對電影事業的赤誠之心,我完全相信,他會好好的拍封神三部曲。

首先是態度,值得效仿和宣傳,盪清污濁之氣真的很需要這麼一部充滿誠意的作品。前期投入的「沉沒成本」,已經能看出來導演破釜沉舟的勇氣。

至於劇情,反倒是其次了。

何況劇情真的不差。

妲己和紂王的人設本就充滿爭議,改編后更加符合邏輯了。

頂住了前期的無腦黑之後,《封神第一部》通過口口相傳的好口碑,票房穩步上升。

即便暑期檔競爭如此激烈,後續又有《熱烈》《孤注一擲》等片瓜分票房,《封神第一部》的步伐依然穩健。截止至發稿日期,已經有18億+票房。

宣發對於電影來說,是投入成本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今市場競爭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回顧曾經不注重宣發差點趴窩的電影,舉個例子:《白蛇:緣起》

片方因為把資金全部投入到了製作上,導致後續囊中羞澀,宣發稀爛。

要不是網友們痛惜國產優質動畫被排片擠壓,自發線上線下呼籲支持國漫,這部片連成本的一半都收不回來,更別說再製作第二部了。

後來還有地表最強自來水某傳媒公司董事長,主動免費提供多個客流量超高的廣告位。

終於捱到了密鑰延期,收回了成本還有賺。

這是一個極其幸運的例子,更多的是:電影宣發沒跟上,下映之後觀眾才後知後覺,覺得欠了某某一張電影票的。

觀眾覺得可惜,只是可惜了沒有在大銀幕上看到它,好歹不久之後能在流媒體上看到,體驗感較差而已,製作方卻是實實在在的心血付諸流水,甚至無力再戰。

因為了解到《封神第一部》所付出的心血,非常人不可及,才覺得不能讓真正為電影事業拼搏的幕後製作人員和主創們寒心。這是我作為影評人的想法和態度。

而作為不太了解幕後故事的觀眾,「質子團」帶來的是賞心悅目的東方野性之美,更是打臉內娛現狀的清流。

所以《封神第一部》把質子團作為宣發點,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至於後來坊間流傳的,《封神第一部》若不能大賣,導演要還10年債……雖然是真話,但還是不講為妙,這屆觀眾可是很逆反的。